试析公路养护监理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试析公路养护监理制

李军

李军(山东省泰安市公路局监理处,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依据当前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情况,结合具体工作经验,探讨了根据公路养护客观实际推行养护监理制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公路养护;特点;监理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监哩制得到了推广应用。它以社会监理的形式对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进度、费用等进行控制,对工程建设中各方责、权、利的明确,以及对保证投资效益、实现合理工期、满足质量要求等,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公路养护作为传统行业,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按传统的“自己实施、自己管理、自己验收”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成本和效益脱节,缺乏严格的科学成本核算,形成了路养人的局面,这样造成了养护单位的投入与实际产出不成正比,使得养护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不足,养护作业停留在70、80年代手工操作水平,制约了养护单位的发展。

1公路养护的特点

公路养护的特征公路养护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养护规则、质量要求、检查方式、评分标准。

(2)有严格的工、料、机消耗定额和养护成本核算。

(3)养护责任方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养护质量。

(4)养护中各方(业主、承包人、管理者)均有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和风险等。

从以上主要特点中可以看到,公路养护具备工程主要特征,只不过是其在规模、施工方式等具体表现形式上与通常工程概念不同而已。因此,对于公路养护的实施和管理,应可以参照现行监理工程的手段和模式,实施“关系清晰、标准明确、绩效挂钩、按质论价、合格计量、奖优罚劣”为核心的养护监理制,从而达到保护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降低成本、确保养护质量、保证合理工期内完成相应养护工作量等目的,形成“承包人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投资控制体制。同时,通过养护监理制的推行,亦可达到理顺养护过程中“业主、承包商、监理”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使“养护工程”走上健康、规范的轨道。

2养护监理制的主要原则

2.1应理顺养护各方的关系。养护工程可定义为“小修保养工程”它有着自己的固有市场,只有建立养护市场,才能明确养护中各方关系。只有明确了相互间关系,才能有效地推进养护体制改革,为养护监理制的推行创造必要的条件,参照目前工程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相应机构、管理体系和方法,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

2.2明确企业自检和外界监督的关系。“自己实施、自己管理、自己验收”是一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即所谓“业主、承包人、监理”三位一体,其弊病不言自明,养护成本能否得到控制,养护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养护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必须象工程建设那样,依靠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依靠相互间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依靠政府社会的介入。要摆正“内监”和“外监”的关系,“内监”是承包人自己管理和监督体系,“外监”即社会监理和政府监督体系,它们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交叉或有隶属关系。应建立相应的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

2.3明确养护目标。养护和工程一样,也有各项目标,有养护总体目标(如年末好路率、年均好路率、总经费指标等)、阶段性目标(月、季好路率,月、季应完成的养护工作量等)。同时,每项操作都有质量要求、时间要求、计量单价等,待目标明确后,就为养护监理制的操作提供了依据。

2.4签订和履行合同根据标准、目标、权利、义务、风险等,制订约束养护各方的合同书,为各方履行各自职责提供依据,在履行合同期间,应做到“有据必依、违约必究、平等协商”的原则,使合同具有一定的权威和约束力,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

2.5定期布置,认真检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根据养护工程季节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措施,质量要求,明确奖惩方法,建立科学的数据统计系统,为以后的检查评价提供依据。

3实施养护监理制的关键和重点

3.1认真细致地做好综合成本核算工作。养护定额没有工程定额那样具体和规范,国家、地方等有关单位对工程定额已作了多次修订,使之日趋合理和完善。因此,在对各地统计资料、实际经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编制养护定额势在必行。养护综合成本的核算与技术等级、养护等级、路面路基宽度、路面结构、使用年限、交通量、气候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尽可能分析影响成本核算的各种因素,利用现有资料和经验,进行定量分析,也可在试行中边做边修订,使成本核算工作更趋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护成本核算工作比工程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多。

3.2科学合理地确定检查方式和频率。养护监理制实施时的大量具体工作在于认真的检查,检查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要切实可行。养护工作线长、面广,不可能逐米、逐公里全面检查,必须根据养护工程量,以一定方式抽取一定样本,以样本的养护质量反映整体养护质量。因此,如何选取抽样方式,确定样本频数,为计量支付、奖优罚劣提供正确依据至关重要。从众多的抽样方式中,根据养护特点,建议采取“二次抽样法”。

3.3制订配套措施,妥善解决矛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去改革、去适应。因此,要推行养护监理制,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制订相应措施,象工程那样采取养护招投标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配套措施。合理划分标段,制订标底,明确责、权、利,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胜劣汰,在这方面,我处近年来也作了有益尝试,效果明显。

4实施效果的评价

4.1观念更新。各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养护责任心明显加强,危机感增加,普遍感到“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的压力,一改以前的“要我干”为“我要干”,甚至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全家人一起上。通过养护监理制的推行,全处已有26名职工下岗或待岗。

4.2路容路貌大大改观。由于工作质量与计量挂钩,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责任加强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通过两年的实践,路容路貌大大改观,好路率明显上升,社会反映良好。

4.3养护成本得到控制。在实行养护监理制以前,干活靠自觉,没有约束机制来保证工效、定额的实现。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干活找零工,正式工管工头,工头管民工,重重叠叠,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材料满路堆,无人看管,用料不讲定额、核算,浪费损失严重。实行养护监理制后,讲究效益、加强核算成了责任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人工费、机具费、材料费普遍降低。

5存在问题

通过两年实践,也发现一些问题:养护市场没有真正形成,养护各方的责、权、利不到位,完全靠内部约束和行政干预来保证,致使监理制贯彻不彻底。养护定额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养护工作内容较多,如何界定各工作量范畴,并作出切合实际的定量分析,形成可接受的合理单价,以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行政干预。另外,允许竞争、待业、下岗的配套措施,尚需进一步制订,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才能将改革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谢连生.山区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J].硅谷,2006(2).

[2]吴振江,白代锋.浅谈实行公路养护工程监理制的必要性[J].宁夏科技,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