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景观发展方向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风景园林景观发展方向分析

赵顺祥

赵顺祥

河南英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6550

摘要:园林景观和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是现在新兴的服务型行业。它可以把自然环境和我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给予人非常好的视觉体验。然而,由于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有所提高,所以此行业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转变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文章针对园林、景观和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向,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格;发展方向

1风景园林的基础概念

风景园林可以用分解的形式进行理解。园林本意是花园和林园的统称;风景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欧艺术家进行创作,能够表现出自然或者田园场景的绘画形式,后来到17世纪时风景一词指可以一眼望尽的范围。现在也用来指具有共同视觉特征而未必一眼望尽的疆域;风景园林是从事风景和园林设计的行业的名称,其相关从业人员被称为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到现在具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直到1951年才成立了造园专业并发展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是涵盖了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三者的综合实践性学科。其中包括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大地景物等方向。好的风景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惬意、舒适的感受,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景观多样,在我国诗人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这种风景园林的美妙之处,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的“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韩翃的“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风景雅致、风格各异的风景园林景观是我国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

2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反映出了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其中有四个相对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原本存在的意义。

1)目前的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将生态认作园林绿化或者营造湿地,将园林风景或者小区的公共区域建成绿化区域,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误认为这就是保护生态的表现。而设计师却将生态挂在嘴边,很难真正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违背生态原则的反生态设计案例比比皆是。例如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庭院中多建石子路,使得其泥土气息渐渐消失,而石子充斥着阴气,会使阳气受损。

2)风景园林景观原能为使人消除疲劳,让人放松,但人们却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人们在设计风景园林景观时,一味的追求现代感与古代风格的结合,加上参照外国的景观园林建设的设计,使得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变成了没有独特风格的代表。设计师对自然的认识不深刻,导致了目前的风景园林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构造,那种巧夺天工的美感也荡然无存,随之而来却是大量的绿化和曲线构造。强行反自然的设计,久而久之将会给中国的风景园林带来一定的挑战。

3)人们借景观之名,却人工景观堆砌。在风景园林的设计时,因山水是人们喜欢的元素,莫名给风景园林加上假山和人工湖之类的设计构造,反映设计师设计景观的深度和高度,这是荒谬的,因为景观并非是园林绿化加上人工堆砌。这样设计出的风景园林华而不实,既昂贵又奇怪,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将我们原有的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时的新鲜会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喜悦感,但面对非自然的景观,已经失去了园林的真正意义。

4)人们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园林设计的匠气十足。不只是园林景观设计,在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也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核心。但不同之处在景观设计中,单单以人为本的设计会破坏生态,破坏自然,豪华奢侈和奇形怪状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自然的景观却更显巧夺天工之美。

3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现代风景园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风景园林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促进现代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风景园林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而完善现代风景园林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3个方面:推崇创新与个性的结合,注重传统与历史的传承,重视人文与地域的特性。

3.1推崇创新与环保的结合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相应的,绿化面积在不断缩减。如何让有限的绿化面积,尽可能使人们感到舒适温馨,需要充分融入环保理念。例如,严格遵循“树木成群”“花草成片”的基本原则,让人们感受到原始森林的气息。注重花草树木明暗度及形态的搭配,从整体视觉上达到完美的效果。与之同时,为了延长景观园林的使用寿命,就需要重视设计的创新性。现代城市景观在表现形式和功能作用上与传统园林设计存在较大差异,重要原因就是更具创新性。中国人眼中的花草树木,不仅有形态与颜色之美,还蕴有意境。譬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禅意,仍延续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有别于西方景观。因此,要继承“天人合一”的基础准则,创新设计出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城市景观。

3.2注重传统与历史的传承

伴随世界多元化理念的发展,我们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承认国际文化,但是也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构建中,既要融入先进的外来文化,也要将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但要注重的是,历史文化传承并非死板引用,而是要实现适当的整合与重组,将历史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中,为园林景观增光添色,并且充分彰显出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基于此,风景园林的发展前景将会无限美好。

3.3重视人文与地域的特性

风景园林设计的重点就是要将地区特征再现,既要彰显出地域特色,也要呈现出人文情怀。人文景观带给游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独特情调。基于此,设计中重视以人为本。还应该遵循地域性,结合当地地势条件、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综合当地文化。构建极具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这样才会使现代风景园林彰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结束语

中国风景园林是代表了我国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更是能够反映出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和艺术文化,从侧面表现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结合而产生的新园林景观。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园林设计师的宝贵财富,更是为设计师带来了足够的灵感,回顾历史,古代的园林文化能够以启迪。这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特点,是值得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几个问题,针对现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大多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借景观之名,却人工景观堆砌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找到属于中国独有的风景园林景观的特色的设计风格。通过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地制宜,舒适宜人;树立风格,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了单独的分析和介绍,结合中国古代的风景园林景观和西方景观的精髓,重新打造出适应现代人们需要的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江贵宽.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园艺,2018(10):106.

[2]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6.

[3]孟兆祯.风景园林梦中寻——传统园林因融入中国梦而更加辉煌[J].北京园林,2017(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