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黄涛

道真县农业畜牧局贵州省遵义市563500

摘要:动物产品是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本文主要就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问题和建议;分析和研究

对于动物卫生管理工作来说,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和人们的食品安全性和社会的安全性发展具有紧密联系。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完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不足之处,增加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实际应用性,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问题阐述

1.消极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是执法者对《动物防疫法》认识不足,执法过程中不够自信。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经不起好话、软话、求情等而得过且过,无形中放纵了违法行为,也降低了《动物防疫法》的威信。二是片面理解执法检查罚款。执法检查,处罚是手段,教育改正是目的,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有些管理相对人错误的认为,开展执法检查就是罚款,因此,在违法案件查处过程中,往往熟人打招呼、说情,甚至阻挠执法的进行,增加了执法的难度。三是法制社会的大环境尚未成熟,执法不严的现象在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不能充分认识《动物防疫法》的严肃性,以身试法。

2.设备、设施、手段落后

目前基层检疫人员基本上是靠着“一支体温计、一把检疫刀、一把钩子”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检查,准确程度相对较差,而且只能检出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潜伏期的疫病则难以发现。消毒设施缺乏,具体工作中往往无法落实消毒措施。一般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有取证设备和监督交通工具,取证十分困难,许多案例证据易消失,而现场无法立即进行取证,助长了违法者的气焰。因此作为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行政执法工作,靠着这种原始手段做好现代检疫工作显然是落后的。

3.对违法行为处罚偏轻,打击违法力度不够

如《动物防疫法》第九章第七十八条,经营未经检疫的动物或动物产品者,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对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而无其他更严厉的处罚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宽容了违法行为。现实工作中逃避检疫,拒绝检疫,违法者软磨硬抗,或不予理会,甚或大打出手,辱骂、殴打执法人员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处罚偏轻,打击不力,造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极为被动,使许多执法行为变成执法无奈,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不够。

4.没有对动物的私自屠杀工作进行及时管理

在20世纪末期,我国发布了动物屠杀的管理章程,不同地区建立动物的屠杀现场,其中要素生猪的屠杀现场居多。但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一些动物的屠宰工作较不完善,彻底性较小,致使动物的检疫工作不能合理展开,导致一些肉品的来源不清,致使检疫效率低下,为人们生活安全性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带来弊端。其次,对于检疫人员来说,其在实际检疫过程中,忽视了对动物深入的检测和观察,仅仅是对动物的外表进行观察后,就确保其具备合格条件,缺少科学性的分析和观察,致使检疫工作仅仅是为了收费而进行,导致在实际检疫过程中,一些地区存在只是收费而不去检疫的现象,带来动物的私自屠杀,使得一些不安的分子,建立非法的屠宰窝点,使得一些不具安全性和合格证的产品进入市场进程销售,带来动物产品的安全问题,为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5.动物的漏检和逃逸现象较为严重

其次,对于动物的检疫工作来说,屠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动物的检疫工作较为逃避。其在实际的屠宰过程中,为了避免受到检疫,在黑夜机或者黑作坊进行私自的屠宰,把以下不具有安全性的猪肉运送到市场和不同单位机构,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一些屠户在实际的检疫过程中,也存在一检疫一隐藏的现象,在实际检疫过程中,把没有检疫的动物分割成小块,把其隐藏在摩托车的后部,在市场上进行私自的销售。在产地的检疫环节,以下屠户在实际检疫工作中,较为不配合,存在逃逸的抗检疫现象,一些检疫屠户私自窜逃,公开的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对抗,严重者甚至出现殴打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进行。

二、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1.完善动物检疫机制,增加动物检疫体制的创新性

为了保证动物检疫工作的高效进行,为了实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实际运作目标,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动物检疫机制,增加动物检疫机制的创新性,完善传统检疫机制的弊端,来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关注奠定坚实基础。依据我国国务院给予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动物检疫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兽医管理机制和行政机制,完善兽医的技术支持环节。其次,也要在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实际的检疫工作进程,建立兽医局和畜牧机构,引导兽医工作人员进行药改,增加对药检和药政工作的关注度,增加低本无兽医工作的关注度,对其进行监管和管理,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效的进行。最后,为了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完善性和实际应用性,要建立在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上,把现有的动物检疫单位和行政执法机构结合运作,把现有的管理机制和传统优秀的管理机制结合,构建县级的动物检疫体系,构建乡级级别的动物检疫体系,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高效运作。

2.增加财务支持,增强团队建设,完善卫生监督的法律执行条件

伴着动物卫生检疫机制的不断完善,兽医工作职责的不断明确,为了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实际应用性,要增加对动物检疫工作的财务支出,对检疫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落实,保证自身具备较为充足的办公经费,保证动物检疫实验设备的充足性,为动物卫生检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也要为动物检疫工作配备较为完善的车辆。检疫设备、显微设备、照相设备。摄像机等等,把不同环节的财务支出归入到财政的预算环节,把不同环节的检疫费用投资归纳到财政管理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建立收支的分别管理形式,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关注打下坚实基础。站在卫生检疫团队建设的角度来说,要保证检疫团队的工作实力和能力,增加对检疫工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检疫执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执法能力,构建一支高效率、作风严谨正派、具有较高职业操守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团队。

3.强行业宣传,提高社会认可程度

充分利用媒体,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地开展行业宣传。做好行业形象策划,宣传行业精神,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联动快速反应体制,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各种违法活动,保障群众的权益。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检疫工作,支持动物检疫人员进而提升检疫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优化检疫执法环境,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保驾护航。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贯彻《动物防疫法》,加强检疫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市民吃上“安全肉”当作一件事关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大事,抓紧抓好抓落实。要每年开展声势浩大的执法大检查,并对典型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使人们对现有的法律法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执法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层。

4.内部管理,建立动物检疫监督目标责任制

针对检疫监督执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对象复杂,只能搞好,不能出差错的情况,加强动物检疫执法队伍的领导尤为重要。因此,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建立从上到下的目标责任约束机制,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是第一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切实做到工作有责任,有考核,有奖惩。对滥用职权、循私舞弊、巧取豪夺、违法办案、执法枉法、买卖票证、不履行职责等违法行为者,一经发现或举报,查实后要从严处理,保持检疫监督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执法的权威性。

三、结语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具有自身的管理弊端,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动物的私自屠杀工作进行及时管理,动物的漏检和逃逸现象较为严重,屠户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动物的检疫工作较为逃避,极大的阻碍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进行。为了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效性,为人们提供较为健康的动物产品,首先完善动物检疫机制,增加动物检疫体制的创新性,增加财务支持,增强团队建设,完善卫生监督的法律执行条件,增加对卫生检疫团队建设关注度,构建一支具有高效率和高凝聚力的团队,来促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侯伟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03:73-74.

[2]贾秀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4,02:62-64.

[3]熊梅.浅析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6:14.

[4]才让卓玛.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畜牧,2014,23:9-10.

[5]郑柒永.浅谈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54.

作者简介

黄涛,男,1978年01月,中共党员,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与检疫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