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赵斌

摘要: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课程能否适应时代变化,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尺。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认为应当重视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专业课教师师资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面貌,“互联网+”即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产生的新经济形态。互联网使得市场营销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当代开展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绝不可忽略“互联网+”这个基本背景。“互联网+”环境也改变了教育的生态,使依托网络开展的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成为可能。本文拟基于对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实践认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及行业间竞争力的加大,市场营销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许多企业对营销人才求贤若渴,不惜重金招揽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缺口,但是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却与市场需求并不成正比。[1]

为与就业导向对接,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是教育品质不理想。尽管人力资源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旺盛,却仍有许多毕业生遭遇就业难题。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变化,但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却跟不上变化,学科建设脱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设施落后。[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正亟待开展面向“互联网+”环境的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找回高职教育的生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重视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

中国社会已经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加速迈进,悄然进入新媒体营销时代,新媒体渠道成为各类商家开展营销的必争之地,新媒体人才在职场上炙手可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在校内习得基于新媒体展开营销运作的技能,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这要求高职院校调整办学思路,重视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高职院校需加强市场调研,掌握新媒体营销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丰富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如O2O营销、网上营销、大数据营销、营销数据分析、图片资源处理等,使高职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要多使用案例教学法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基于案例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掌握新媒体商业活动及新媒体内容传播的基本要义。除课堂授课外,也要强化校企合作,联系新媒体人才实习基地,为高职学生的能力成长创建实践课堂。

(二)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设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信息时代高职市场营销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学习形式的出现更加强化了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专业资源库方面,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系统全面,资源种类应当涵盖互联网时代对营销人才的多样化要求,符合各校市场营销课程教育体系,并在资源建设时注重各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第二是宜教宜学,教学资源的设计应遵循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的需求,所提供的资源要包括课程讲授视频、讲义资料、习题测试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知识、深化知识,从中受益。第三是及时更新,尤其是营销案例部分应当反映当下的市场营销真实环境,体现前沿营销理念与做法。应当设计内容评价和资源退出机制,及时撤退内容陈旧或点击量过低的资源。

(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在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全新教学形态。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准备和延伸,线下教学则是对线上教学的巩固和深化。在混合式教学形态下,教师可将市场营销理论部分制作成为未视频,并提供学习指导单、推荐阅读书目、测试题等配套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外在线完成理论学习。[3]在线下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线测试题的完成情况,为学生解答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或提取讨论主题,设计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根据相关的市场营销案例开展讨论。线下实体课堂结束时,教师根据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源,学生登录移动学习平台自主学习,以起到深化学习效果的作用。当学生在课外深化学习中产生疑难时,可借助自主学习平台与教师及同学展开沟通交流。市场营销课程中部分内容知识繁多、琐碎,正常学时内无法完成这些内容的讲授,教师可给出学习建议,让学生登录慕课平台自主学习。

(四)提高专业课教师师资水平

教师师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为培养出具有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人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相关素养,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互联网深刻改变教学形态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技术也应与时共进,使自身教学能力适应互联网教学环境。学校需加强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帮助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群体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专业发展,系统性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如录制教学微视频等,在课后要保持对互联网营销前沿动态的关注,更新教学思想。在本校教师师资暂时性不足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从企业延请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入校授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起到与在编教师思想交流的作用。

结语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顺应互联网营销环境,改革教学方式。互联网营销方式瞬息万变,为使人才培养与之相适应,教学改革也将会是一个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茂宗.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5):141-145.

[2]刘结玲.以教学资源库为载体的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纳税,2017(31):112+114.

[3]康迪,文翠,戴敏宏.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慕课(MOOC)”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知识经济,2016(13):75

简介:赵斌,(1984.12-),女,汉族,湖南双峰,硕士,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