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漫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漫谈

李占永

山东省寿光市侯镇第三初级中学262725

摘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传授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开展多种活动,提升阅读热情;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广度;表扬鼓励先进,体验成功喜悦。多种方法结合,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转变成兴趣,继而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读书境界,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方法活动课内外结合提升语文素养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数古语都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使身心健康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呢?我认为,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有的小学生对读书没有兴趣,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负担,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从组织学生搜集读书名言、讲名人读书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名人名言让学生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了爱迪生、鲁迅等人无不是从小酷爱读书使自己的脑子变得日益聪明起来的。同时,我还确定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时间为古诗词诵读时间;利用上课后的前两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积累交流;要求学生养成睡前读书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从学生的发言和写作中我感觉到学生的语言更丰富精彩了,而随之变化的还有他们的言谈举止,正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学生的读书兴趣激发起来了,但能否持之以恒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想到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好合作伙伴,我就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协助老师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书香来“熏”孩子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此外,我还组建了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图书,利用午休、课余时间相互传阅,交流沟通。此时,孩子们已不再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负担,他们主动地在书海里遨游,兴趣越来越高涨,班级的读书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二、传授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许多学生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的书,但是读写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其原因就是阅读方法不当。所以在读书方法上,我倡导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

第一,引导学生“多读”,获取大量的信息,储存丰富的知识。第二,“多背”,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较强。所以,可以利用这个时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使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第三,“多摘”,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摘抄读物中的佳句、名段、奇事、妙闻。第四,“多写”,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完一本书,根据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做好读书笔记。

三、开展多种活动,提升阅读热情

为了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辟了每周读书交流话题,然后是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体会交流、诗歌背诵比赛、读书笔记展示等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喜悦,同时也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也推动了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广度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利用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阅读面越来越宽。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从而使课外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学习了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介绍学生阅读他的《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学了《慈母情深》,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并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梁晓声的《父亲》等作品……这样一篇带多篇,课内到课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更高了。

五、表扬鼓励先进,体验成功喜悦

读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如果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还应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阅读检查、评比。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就会在班集体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在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把好奇心逐渐转变为兴趣,这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浓厚了,读书的欲望增强了,浓厚的兴趣继而转变为巨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读书境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