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贴近生活培养科学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紧密贴近生活培养科学素养

彭善强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市菱窠路小学610011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下面以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的部分内容为例来说明教师如何密切联系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案例:一桶铁和一桶棉花哪个重?

在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分别把砖块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是沉还是浮?并尝试解释原因。学生很容易把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的不同,即“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所有木材都会上浮”等这样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简化表述。显然,从科学的角度,这样的表述严格地说肯定是不完整、不准确的。但如果直接引入“密度”的概念,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跨度就过大了,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策略: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抛出以下问题:

1.“铁和棉花哪个重?”(经典的非常生活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铁和棉花又是感官上性质差别很大的物体,有些学生容易回答:“铁重。”

2.紧接着追问:“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意识到第1个问题实际上是无法直接回答的,并不能简单地回答“铁与棉花哪个重”,相同质量的铁与棉花是可以一样重的。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经验中的“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的什么情况?

3.于是提出下一个问题:一桶铁和一桶棉花哪个重?(强调是体积一样大的桶,指向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铁与棉花哪个重?”的问题实际上指的是相同体积的铁与棉花哪个重的问题。为后面学习“密度”的概念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加深和明晰生活经验中的某些初浅认识和模糊概念。

4.体积相同的砖块、木块和水三种不同材料中,轻重顺序是怎么的?(举一反三,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做铺垫。)砖块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前者下沉,后者上浮,猜想其中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浮沉的本质规律:“重的物体下沉而轻的物体上浮”的模糊认识应理解为:比水重的物体(强调:体积相等的情况)在水中下沉,比水轻的物体(强调:体积相等的情况)在水中上浮。

教材中的实验是通过切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橡皮和胡萝卜),观察发现切分前后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未发生改变,实验说明切分前后同时改变的是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变量,不变的是重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这里隐含了材料本身的质地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关系的道理。但要理解这个原理,对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对学生原有的不完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简单地予以否定,重构知识体系,而是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贴近生活的问题的思考,进行修正、完善,从而形成对某些概念、原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将会较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有趣的“死海”

在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教学中,将研究另一个变量“液体的密度”对物体浮沉状态的影响。教材中有一个实验:已知马铃薯放在水中是下沉的,怎样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虽然教材中有一段阅读材料“淹不死人的湖——死海”,但是这个“死海”离我们太远,很难有什么切身的体验。

然而就在离成都不远的遂宁市大英县就有一个号称“中国死海”的水域,当问到“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大英?有没有在那里的死海漂浮过?”学生们一下就兴奋起来了,多数孩子都表示去过,并且印象深刻,迫不及待地纷纷描述起泡在“死海”里的感觉:“我不会游泳,在游泳池里老是往下沉,可是在死海里就能漂浮起来。”“我感觉在死海里就有一种力量托举着,不容易沉下去。”“死海里的水是咸的。”……

通过引导学生去推测:为什么能在死海里感觉到更大的托举力,这与死海里的水的咸味有什么关系?我们想让水中的马铃薯漂浮起来,可以怎么做呢?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便较容易联系上前面的知识,发现其中的原理并讲述出来:“死海的咸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人体的平均密度比咸水密度小,所以能浮起来。”“人在咸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在水中溶解足够的食盐就可以让马铃薯漂浮起来……”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课程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现象的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课的教学不能够仅局限于运用教材中现成的资源,生活中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挖掘和选择紧密贴近孩子生活的资源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对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每个新的知识都是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有它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源于生活,学生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科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以,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好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逾越探索路上的困难险阻,铸就科学精神,遨游于科技长空,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