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0202-10-20
/ 2

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护理体会

冯桂英曾芸英

冯桂英曾芸英黄翠屏张荣秦肖树维(中山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室广东中山528403)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301-02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的疗效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将诊断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42例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并配合术前术后的护理,在息肉切除后,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总结经验。结果术后42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息肉切除,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个月内随访2例,3个月内随访13例,6个月内随访26例,无失访,结果41例病灶全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仅1例(病灶直径3cm以上)在术后3个月复查肠镜在原手术部位发现有少许病变残留。结论术前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EMR的成功率。

【关键词】大肠病变LSTEMR术中配合护理

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内镜诊断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治疗发展的方向。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1类新技术,因其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希望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以来应用EMR技术切除LST42例,取得良好效果。要使EMR顺利进行,效果满意,不仅与医生的操作有关,而且与护理人员的术中配合有很大的关联。现将术中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消化科经肠镜检出42例LST的病人,均因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消化道症状者4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男29例,女13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56.5岁。病灶直径1cm~2cm者32个,2cm~3cm者8个,直径≥3cm者2个,最大病灶直径3.5cm.病灶。病灶位于直肠15个(35.7%),乙状结肠12个(28.6%),降结肠4个(9.5%),横结肠6个(14.3%),升结肠4个(9.5%),盲肠1个(2.4%)。

1.2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经常规结肠镜检查,证实为广基扁平病灶,病变高度小于病灶直径的一半,病变直径≥1cm,病理学检查为腺瘤性、增生性或不典型增生,非抬起征阴性,无内镜手术绝对禁忌证。

1.3器械和方法

1.3.1所用器械为OlympusCF-2401电子肠镜,OlympusCF-Q260A1电子肠镜,FUJINONEC-590WM电子肠镜,ERBEVIO200D型高频发生器,APC2型氩离子凝固器,ENDO-FLEX注射针,OlympusEMR专用圈套器(带齿)及金属钛夹,南京微创0.2%靛胭脂染色剂。

1.3.2EMR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曲,臀部后凸,尽可能靠近床沿,臀下垫治疗巾。术者站于病人左侧,先用电子结肠镜做常规检查,结肠镜送达病灶处,在充分暴露病灶后,经多角度大致观察及喷洒染色剂近镜仔细观察后,于粘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液,注入2~10ml(以病灶完全抬起为准),病灶>2cm者采用多点注射。注射后迅速用带齿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的病变,间断通高频混合电流切除。尽可能一次切除,病灶>2cm者采用分次切除法(EPMR),切除后,再次用靛胭脂染色,观察残端,有病灶残留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追加治疗。创面有出血者喷洒止血药(肾上腺素或立芷雪)和(或)用APC治疗,及使用钛夹治疗。术毕吸出肠腔内积气,并取出切除息肉送病理学检查。

2结果

随访结果:42例患者,1个月内随访2例,3个月内随访13例,6个月内随访26例,无失访,结果41例病灶全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仅1例(病灶直径3cm以上)在术后3个月复查肠镜在原手术部位发现有少许病变残留,行APC补充治疗。随访均无复发。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因担心检查及预后,42例患者均表现出紧张、焦虑的心理,为此术前应开导、安慰病人,让其了解EMR的相关知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过程,各项检查目的、配合方法,治疗前、后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患者互相交流经验体会,使患者消除紧张,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积极配合,使EMR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3.1.2术前准备:了解患者既往史,术前做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完善肝功能、HAA、ECG等检查。心肺功能不全及血管内支架患者禁忌。

3.1.3肠道准备:检查前3d避免吃粗纤维及有色、带籽、带皮的食物,如芹菜、西瓜、番茄、红枣、芝麻等。心血管病患者停用抗凝药物。检查当日禁食早餐。检查当日早4点口服磷酸钠盐两盒,用温开水2000ml冲泡,首次服用600m,l以后按每15min口服250ml的速度口服,直至服完。并注意观察大便的清洁度,以排出清水样大便为最佳。中餐可进干点,如蛋糕、面包等。所有患者术前遵医嘱予丁溴东莨菪碱20mg肌注,以减少手术中肠蠕动、肠痉挛发生。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

3.2术中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须积极配合医生正确固定病人体位,并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腹部剧痛等低血糖或胃肠牵拉反射反应,需立即停止治疗,测血压、脉搏,予吸氧、静脉输液等处理。

3.3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嘱患者6h内卧床休息,24h内少说话,避免剧烈运动,如咳嗽、屏气等,忌热水洗澡。遵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外,同时予静脉营养支持,在营养的配制中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污染。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保持输液均匀滴入,防止液体外渗及阻塞。

3.3.2饮食护理:禁食、禁水对患者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术后一般要禁食、禁水72h。观察无出血后可酌情逐渐给予流食,2周内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让病人进清淡宜消化富含营养的食品,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品,并注意少吃或不吃牛奶、豆制品类、甜食等易产气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泄或便秘。

3.3.3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注意观察肠鸣音及大便次数及颜色、性状。术后患者可能有腹胀、腹部轻度疼痛、大便少量带血、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安慰病人不要过度紧张,排空肠道气体可减轻以上症状;若腹部疼痛加剧,有便血,出血量多,伴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速、血压下降等,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3.4出院宣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院指导,重点是饮食注意事项,嘱患者出院后进食易消化清淡食物,忌烟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掌握运动强度,如出现腹部隐痛、腹胀、腹泻、粘液血便、便秘、大便不尽感或大便隐血阳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小结

通过对42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经EMR治疗后的护理,认为EMR具有微创、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易接受。护士配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及肠道清洁,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EMR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孙爱武,张奕荫,鲁志诚,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75-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