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周立娜

周立娜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76000

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导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有的甚至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缺漏。

一、中学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政治教师人人可当,甚至少数学校专业政治教师成了学校多余的人员。这个问题是学校所不能完全解决的,社会、家庭对此也颇有干扰。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带给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较大。

2.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穷于应付。

3.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也常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思想教育搞一天,不如别人一支烟”,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即一周在校五天的教育,两天假期放过,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等于零。还有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在小学大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入大学反过来进行养成教育,讲行为规范、文明习惯。

4.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差解。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二、重视中学德育工作三大性

1.思想政治的导向性。中学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的时期,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同时必须看到,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良好的可塑性。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中学德育工作措施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功能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文明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份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的身心、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坚持教育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突出教育性。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3.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就要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只有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4.言教加身教,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打铁先得自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