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院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及整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探讨医院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及整改建议

崔瑞

(江苏省徐州市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徐州221006)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房患者退药的原因,促进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药房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的退药处方408张,采取回顾性统计法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分整改建议。结果:患者自身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60.54%(247/408),医护人员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35.54%(145/408),药品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1.47%(6/408),收费员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2.45%(10/408)。结论:为了减少药房退药的发生率,我院需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并对退药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药房;退药原因;整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39-02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我国2011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的规定: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安全用药,在药品发出后,除了药品自身质量因素之外,不能退换[1-2]。但在临床上的实际工作中,许多非药品自身质量因素造成退药情况难以避免,其不仅给医院药品的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还给临床的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3]。本文就对我院药房患者退药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促进临床上的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药房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的退药处方408张,采取回顾性统计法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经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60.54%(247/408),医护人员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35.54%(145/408),药品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1.47%(6/408),收费员因素造成退药的机率为2.45%(10/408),见表。

3.讨论

3.1退药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中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的占比最高为23.04%,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用药造成的,是由于其药效的发挥十分快速,而导致相同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增高且更为严重;因病情改变退药的占比也很高为19.12%,其主要是因患者的疗效不佳、病情痊愈与死亡等导致的;因拒绝用药退药的情况占11.03%,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相关药物知识,只根据药品的名称与说明书就认定该药品对自己的病症没有效果,怀疑临床医师错开药物而退药,还有一些患者担心说明书上记录的不良反应发生,将慎用认为是禁用,把药品批号认为是有效日期,且片面的认为国产药物效果一定没有进口药物好,担心疗效而退药。因经济原因退药的情况占0.98%,主要是少数医生出现小病大治的现象导致的;因依从性差退药的情况占2.21%,主要是儿童与老年人没有按照医嘱用药,导致其疗效不明显;因家中有相同的药品退药占4.17%,主要是临床医生对处方书写的比较潦草,患者也没有仔细了解处方中药品,取药后才发现家中有相同药品。

医护人员因素中因处方错误造成退药的情况最多占21.32%,其主要原因包括:临床医生将药品的通用名记混淆,在开具药方时将药品名称写错;一些医生不熟悉中成药的成分,对中药辩证施治也不熟悉,导致处方用药出现不对症或重复用药等。因相关药物禁忌症退药的情况占12.50%,其中常见的情况为不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对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开具慎用及禁用药物)。因医患沟通不当退药的情况占1.72%,主要包括:(1)临床医生没有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就开具处方,而导致用药不对症;(2)一些患者行动不方便由家属代为开药,在而开药时没有将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叙述清楚,导致医师开药不合理而退药。

因药品质量问题造成退药的情况占1.47%,其原因主要包括药品的包装不合格(中成药受潮变色、口服药药瓶破碎、外用药液泄露);药品快过有效期,患者担心没有疗效而退药。因收费人员收费错误造成退药的情况占2.44%,其原因主要为收费人员在收费时不注意出现多收药费的现象,导致患者不满意而退药。

3.2整改建议

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及职业素养,定期进行合理用药的培训宣传,且医护人员需积极关注药学方面的发展近况及趋势,使其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意识增强;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之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严格进行掌握,并且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没有合并其他的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有效、安全及经济用药,将合理用药的水平提高。加强护患沟通,将选择用药的原因耐心给患者解释,使患者对于药物和疾病的认识提高,从而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使用药的依从性提高,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对退药制度进行完善,规范退药管理,并将行政管理进行加强。在患者退药时,需对其退药原因进行详细的询问,确认其退药原因合理在进行退药,且退药需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药房人员对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类,将其纳入至医院的绩效考核中。主要内容包括:因处方的用药不合理、处方开错及药品费用过高未具体给患者说明等情况造成退药情况,开具处方的科室来承担所退药品的费用,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因药品不良反应造成退药的情况,医院承担所退药品的费用,但开具处方的医生需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并及时给医院中的不良反应信息员反应;因收费人员收费错误造成的退药,收费处承担所退药品的费用,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因药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药,药剂科承担所退药品的费用,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医护人员需定期进行工作总结汇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存有的问题积极进行探讨,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改进完善。

4.结语

通过对我院的退药情况分析发现,如果要减少我院药房退药的发生,需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并且必须对退药制度进行完善,将我院行政管理加强。

【参考文献】

[1]徐艳敏,张洪峰,李倩等.我院住院西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6):118-120.

[2]沈晓雯.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J].西北药学杂志,2013,18(5):539-540.

[3]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5).2002.第6章第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