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研究刘龙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临床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研究刘龙坤

刘龙坤

刘龙坤

(南昌市第三医院口腔科3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以中度以下为主,占%,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叉神经阿霉素无水酒精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149-02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主要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的疾病,在国内发病率为50~100人/10万人口,国外文献报道为5~10人/10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和手术治疗三种。Bigotte等[1]将荧光标记的阿霉素注射到鼠的颊部真皮内,后于同侧三叉神经节内发现阿霉素荧光体,提示阿霉素可被神经末梢吸收。本人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为2006年7月~200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2年,平均5年。

1.2研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组方法:为了避免人为的因素影响本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首先按患者就诊的顺序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开始随机分配数字,令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过程

1.3.1实验组患者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疼痛分支分别于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处分离出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在分离好的神经束内用5号针头注射器分不同点、不同层次注入0.5%阿霉素,用量0.4m1,如果注射部位神经明显变粗、发亮则表明注射成功,否则不成功;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并分层缝合伤口。

1.3.2对照组根据患者疼痛分支,以5号针头注射器分别于眶上孔、眶下孔或颏孔处注入无水酒精0.3~0.5ml,穿刺时力求准确,尽量将药物注入神经组织内或与神经相邻的部位,如果被阻滞神经的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疼痛或与平时疼痛发作时相类似的感觉,则表明穿刺成功。

1.4统计分析

将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采用以下标准,显效:疼痛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基本消失或疼痛明显减轻,无需服止痛药物;无效:术后疼痛无缓解或有缓解但仍需服止痛药物[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实验组显效率为%,有效率为%,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显效率为%,有效率为%,治疗总有效率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整体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n)

3讨论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迄今尚不甚明确,可能与三叉神经纤维受侵犯而导致异常改变有关,这种神经结构上的改变引起异位神经冲动发放造成疼痛。神经干阻断治疗三叉神经痛,其其原理是将阿霉素注入三叉神经,利用神经轴索的逆行传递功能,使阿霉素逆行运输至三叉神经节,并选择性地破坏相应的节细胞,起到较高位的“化学切断”作用,达到止痛的作用。李家伟等[4]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此为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重复的治疗方法。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报道,以无水酒精较多,虽然首次治疗成功率高,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疼痛缓解时间多在一年以内,并且重复阻滞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选择时一直存在顾虑。本文选用阿霉素治疗并与无水酒精作了比较,结果用阿霉素治疗疗效更好,镇痛效果优于无水酒精,并且没有明显地增加不良反应。总之,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成功率高,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igotteL,OlssonY,Degeneartionoftrigeminalgnaglionneuornscausedbyerortgradaxaonaltransportofdoxourbicni[J].Neurology,1987,37(6):985-992.

[2]楚胜华,袁先厚,胡萍,等.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062—1064.

[3]唐西清,曹放云,梁永强,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于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治疗第111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2):117-119.

[4]李家伟,张改惠,胡永升.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初步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