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管理在处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流程化管理在处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应用

刘敏力

中山市丰拓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山市5284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流程的优劣是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的重要因素,流程化管理以流程为管理对象,通过优化流程提高管理绩效,因此本文对流程化管理在处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流程化管理;施工问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是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承包合同签订、施工计划的编制与审查、施工计划实施与检查、施工计划完成与竣工验收等内容。由此不难理解,建筑工程施工是依据一定流程推进并完成的,这样的情况也显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质上是依据流程进行管理的,因而应用流程化管理思想解决施工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本文对流程化管理在处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流程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1.1流程化管理的内涵

目前,学界尚未统一关于流程化管理的确切定义。有认为流程化管理是以业务流程为管理对象,通过构建和完善业务流程来实施管理的过程[1]。还有认为流程化管理是以顾客为导向,以提升业务价值为目的,不断优化流程的管理方法[2]。但无论哪种认识,它们都将完成管理业务的过程性视为管理的目的,因为流程是从原料到制成品的工作程序,实现该程序的途径有多种,其必与过程有关系。

1.2流程化管理的要素

流程化管理包含供应商、输入、输出、过程、顾客五大要素。供应商是指提供流程化管理活动信息、材料及其他资源的人或组织,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主要是提供建筑材料及其他专业服务的单位,离开了供应商,施工无从开展。输入是指在流程化管理活动中投入相关的原材料或数据、信息等,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不投入这些生产要素,流程无法启动。输出是在投入生产要素后产出产品,也就是输入的结果。过程是输入到输出之间的关键程序或有价值程序。顾客是流程化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也是流程化管理产出单位或个人,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指业主和建筑使用者。

1.3流程化管理的原则

首先,流程化管理相关部门应密切合作。建筑工程建设涉及很多环节,有众多单位参与,例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这些单位在流程化管理活动中各有分工,但目标都是完成项目和让业主满意,所以他们必须紧密合作。

其次,流程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应以产出为中心,即以业主为中心,以业主满意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相关参与方来说,他们有各自的任务,设计单位要完成设计任务,施工单位要完成施工任务,监理单位要完成监督检查和控制任务,如果他们仅仅专注于自己任务的完成,而不考虑最终产出,那么产品未必能让业主满意。

第三,流程化管理应该多增加高价值活动,减少低价值或无价值活动。有价值活动是能让顾客满意的需求,也就是业主愿意为建筑支出相应的费用,而低价值或无价值活动是业主不满意或不愿意支出费用的活动。

第四,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必须在流程化管理活动中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筑工程施工是由许多工序连接而成,影响工程质量的并非仅是最终环节的工序,中间环节的工序也有显著影响,而且同样产生顾客。例如砂浆搅拌的后道工序是砌筑,砌筑的后道工序是墙面批荡粉刷,那么砌筑施工人员就是搅拌工序的顾客,墙面批荡粉刷施工人员又是砌筑工序的顾客。为了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必须对各道工序进行监控。

第五,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是各个环节工作效率的综合,只有设法提高每个环节的效率,才能保证工程施工整体效率的提升,所以应建立预警机制和协调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第六,流程化管理必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求,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建筑工程施工问题与流程化管理在施工问题中的应用

2.1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责任不清、管理不细、忽视团队建设、检查不到位等问题[3]。在施工管理中,岗位职责不清晰,容易造成管理的灰色地带,例如施工材料管理松懈,常出现丢失、破损现象。管理不细致,忽视团队建设,人员素质、技能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各种施工问题,而且常常检查不到位。注重事后控制,不重视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即使发现问题往往已成事实,不仅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返工处理,而且预留隐患。各专业、各工种缺乏有效协同,无法实现整体管控的最优化。例如墙面装饰材料厚度改变,但未通知其他专业人员,造成对墙面距离有要求的管件安装不美观,半掩半露或出墙过多。随着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高精尖难项目越来越多,传统施工管理已明显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

2.2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流程化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施工管理属于经验式管理,无法保障管理的可延续性,同时计划针对性不强,使得管理缺乏有效的秩序,经常由于管理的不一致导致管理效率降低,并使管理风险加大。流程化管理将施工管理置于规范化轨道,其运作方式可以保障保障施工管理的延续性,避免管理效率因某些因素的变动而明显下降。同时,流程化管理赋予施工管理以统一的管理体系,维持良好的秩序性。使得施工管理整体效率提升。而且流程化管理为工程施工建立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平台,使得管理水平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提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流程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流程化管理的方法

首先,针对工程项目特点设计和优化管理流程。管理流程的设计是在分析施工目标和运行周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划分周期,然后分析各阶段的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实现对周期流程的管理。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工准备、执行施工计划、进度控制、变更控制、风险控制等。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分析,简化和整合流程,例如归并相似的工作,进行纵横向的整合,使工作次序最佳化。

其次,明确职责分工,优化组织结构。建筑工程涉及多个单位和不同的人员,为了实施流程化管理,应明确各单位及成员的职责和权限。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还需要厘清组织中的管理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只能对一个上级负责,出现两个或更多的上级时无法开展绩效考核。还须落实责权一致、逐级指挥原则。

第三,建立统一工程标准,加强人员培训。为了有效实施流程化管理应建立统一的工程标准,并以统一标准为依据进行高效管理,为此应建立施工标准的目录清单,再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细分。由于建筑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应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传递先进管理理念,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增强责任意识。

第四,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就是要能够快速有效解决问题,为此应加强施工现场信息平台建设,以保障信息畅通、管理高效。同时,还应完善信息资料的管理,以便重要的信息资料能够得到有效保管,对于工程举证、维护管理、经验总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流程化管理在众多行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近几年来,建筑工程领域也应用了流程化管理,在改善工程质量、优化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绿色施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流程进行集成管理将会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鄢庆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流程化管理[J].建筑安全,2017,32(5):52-54.

[2]南作宾.从流程化视角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6(9):40-42,51.

[3]郭团宝.工民建工程施工问题及科学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