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寇红娟韩月乔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式英语

引言现如今中英两种语言交流越来越密切,学生们也意识到学好英语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相当重要。英语学习中的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而一门语言的学习好与不好也是可以在写作中有所体现的。中国大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想当然地用中式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得出来的句子并不符合英语写作的思维习惯。而大学生受母语——汉语的影响较深,去调整写作思维和习惯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即使学习写了很多年作文,可中式英语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一、什么是中式英语琼·平卡姆在《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对中式英语有这样的定义:Chinglish,ofcourse,isthatmisshapen,hybridlanguagethatisneitherEnglishnorChinesebutthatmightbedescribedas"English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简单来说,“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在口语和写作中产生的主观编造、生搬硬套一种英语。它这类句子包含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征,既像汉语又像英语,是一种“四不像”表达。

二、中式英语的成因(一)环境资源不足大部分中国学生几乎从来没有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语。即使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习英语,仍然不能以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熟练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有过出国或留学经历的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明显是有很大进步的。因为语言环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学习者的思维和习惯,会有显而易见的进步。就目前语言学习环境而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此类机会。所以目前语言环境不利于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二)学习方式不当在日常的英语写作实践中,中国学生总是会选择复杂的短语,而不管这些表达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逻辑,因为这样的组合可以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而在学习方式上,部分学生认为表达英语就是将汉语逐字翻译过来,不顾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逐字翻译英文单词拼湊在一起成一个句子,就会导致中式英语。(三)中西文化差异大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因此,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准确使用英语表达的关键。反之亦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定的语言能力则反映了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西方人的思維习惯则是由小及大、由具体到抽象。除了这些,中西文化在问候语、电话对话、感谢和谦虚用语、称呼语等日常对话用语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很可能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去推测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中西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式英语产生的一大关键。

三、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分析(一)、词汇问题词汇是英文写作的基础,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就要精准地道,否则得出来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会与读者所理解的含义出现偏差,甚至会使得读者无法理解句子在表达什么。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词汇的语境,词义,词性等知识掌握不到位。1.词汇误用同一个词有多个意思,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通常记住的只是单词最简单,最常见的含义,对于深层次的引申词义不会过多关注。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所展现不同的含义,学生往往会忽视语境或者使用范围去简单替换或套用,结果就造成了中式英语。如:这一段落是文章中最好的部分。[误]Theparagraphistheultimatepartofthearticle[正]Theparagraphisthebestpartofthearticle[析]学生用“ultimate”来表示“最好的”这一错误很常见。“ultimate”的含义表示“最后的”,但在谷歌引擎上出现意思最多的是“最好的”,这是有误区的。2.搭配不当汉、英两种语言的搭配结构和方式是不同的,学生容易把从小习惯的汉语词语搭配搬到英语里,这样不加转换就使用,就很容易出问题了。如:他最终梦想成真了。[误]Myeventualdreamhasbecometrue[正]Myeventualdreamhascometrue.[析]英语中表达“梦想成真”应该用“dreamcometrue”而非“dreambecometrue”。3.词性混淆汉语对于词性并没有过多要求限制,但英语不然。英语每个词汇都有固定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性,使用方法相当明确。因为汉语的影响,学生对单词词性并不敏感,常常会关注词义而忽视词性。所以会因为词性混淆导致许多错误。如:我们一直在等候你的回答[误]Everyemployeeisstillwaitingboss`sreply[正]Everyemployeeisstillawaitingboss`sreply[析]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混淆了词性而产生的错误。“wait”为不及物动词表示“等候”,不能单独使用,常与介词for连用。await为及物动词,也表“等候”,之后多接表事物的宾语。4.用词累赘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英语表达都力求简洁明了,一句话能表达清楚就不会讲第二句。所以在写作文时切忌弯弯绕绕,拖拖拉拉。但由于学生对英语表达能力不足,对句子的掌控能力不够,遣词造句时总会产生累赘。如:他前天就回来了。[误]Hereturnedbackthedaybeforeyesterday[正]Hereturnedthedaybeforeyesterday[析]在上面句中,出现了含义的重复。“return”已有“返回”的含义,此时“back”在句子中就显得多余。5.修辞不当同一个实物或者现象所包含的意义是有中西文化差异的。学生在使用修辞如比喻时,会不自觉地用汉语里的喻体套用在英语中,认为其中的象征意义相同,这就容易产生歧义。如:(1)这个运动员是这次游泳比赛的一匹黑马。[误]Theathleteisablackhorseinthisswimmingcompetition.[正]Theathleteisadarkhorseinthisswimmingcompetition.[析]汉语中“黑马”在此处表示“出乎意料的优胜者”的意思,而在英语中,“blackhorse”表示“害群之马”的含义。要想表达汉语里“黑马”的意思,可以用“darkhorse”,表示“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二)、句法问题思维模式是可以在写作句子中体现出来的,它影响着句子的逻辑是否合理,语意是否连贯等问题。英、汉两种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区别,有些甚至是相对的,一味地用习以为常的汉语思维方式去套用和组织英语句子,就会产生中式英语。1.词序错误词序是指单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虽然汉语和英语对词序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两种语言的侧重点不同。汉语注重语意上的逻辑连贯性,而英语强调形式结构上的一致性。简单来说,汉语一般是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普通到特殊,从主观到客观,从整体到个别,而英语恰恰相反。所以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词序错误。例如:他一个月拨打一次电话到这条街的每户人家,问他们要一顿饭和一瓶啤酒。[误]Hecallsateveryhouseandalwaysasksforamealandaglassofbeerinthestreetonceamonth.[正]Hecallsateveryhouseinthestreetonceamonthandalwaysasksforamealandaglassofbeer.[析]这个例子的错误,是汉英词序不同特别典型和常见的反映。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一味地置后,要有所甄别。2.语态错误汉语的使用习惯里,很少使用被动句,会产生一种“强迫”的情感在里面。例如“被嘲笑”、“挨打”“、受欺负”等等被动表达,一般含有消极的情绪。但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相当高,尤其多用在严谨客观的文章,如科技英语或新闻报导中还有一种情况,在汉语中主动还是被动的含义清晰不会产生歧义,即使没有人称,也不会用被动句。英语必须要通过被动句来表现被动含义。所以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出现语态错误造成中式英语。如:书要在周末还回来。[误]Thebookhastoreturnattheendoftheweek[正]Thebookhastobereturnedattheendoftheweek[析]以上例子中的错误部分就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被动意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在英语写作中,切不可盲目地按照汉语句式去直接转换相应的英语句式,而应该注意是否需要使用被动语态。3.结构失衡汉英还有一个明显的结构区别就是主语。汉语里,主语可以很长,而在英语中切忌主语过长。学生常会在这一点上出现问题。(1)我认为培养阅读原著的兴趣是很有用的。[误]Ithinktocultivateinterestinreadingoriginalworksisuseful.[正]Ithinkitisusefultocultivateinterestinreadingoriginalworks.[析]以上例子从句式结构上看,句子主语明显较长,很显然是汉语式思维的特。头重脚轻,结构失衡,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所以要借助句式进行调整。5.逻辑不明大学生习惯了汉语里注重语意逻辑不注重形式结构的特点,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关注逻辑结构不注意结构,却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控就容易产生逻辑混乱。例如:(1)有大量学生使用英语,它已被认为是一种国际语言。[误]TherearealotofstudentwhouseEnglishthatithadbeenregardedasaninternationallanguage.[正]TherearealotofstudentwhouseEnglishthatithasbeenregardedasaninternationallanguage.[析]以上句子中动作之间逻辑关系混乱,违背了英语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习惯。(三)、文化意识语言与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影响语言发展,语言体现文化内涵。从写作里,往往可以感悟到文化的韵味。比如在写议论文时,学生通常在最后一段将主题升华,上升一个高度,再进行倡导或者号召,比如说“让我们”、“我们一起”等句式。这种写作特点也同样被用在英语作文中:例如:(1)Onlyinthiswaycanwesolvethepollutionproblem.(2)Let'screateharmoniousandbeautifulworldtogether.而对于英语母语人来说,文章结尾一般是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述、补充,或者向读者提出具体的建议或鼓励。所以大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的建立西方的文化意识,规避中文思维的干扰。四、纠正中式英语的有效办法(一)借助有效辅助资料遇见不懂得知识,要勤于查阅字典和资料,不可凭感觉生造。通过查阅,会得到附带的知识,比如情境,来源,结构,文化背景等等,会增加趣味性,加深记忆,是有利无害的。在查阅知识过程中,在注重词义的同时,也要看看词汇的构词法、词性、使用范围甚至文化内涵,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词。另外,记忆词汇要有方法,不要死记硬背,根据音标、构词法、例句都是很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个词不只有一个词义,每一个意思都要知道,尤其是不常见的词义。毕竟目前的大学生英语考试,词义多是考察常见词的生僻意义。所以要想写好英语作文,掌握词汇是不能绕开的步骤。(二)阅读原版材料,培养学习兴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接触够多,就会培养出语感。由于语言学习环境受限,阅读就变成最有效的方法来培养语感。所谓的“语感”其实就是对英文常见搭配和句型的熟悉程度。我们对常见短语和句型掌握得越多,表达自然而然会更流畅地道,所以需要大量阅读英文材料,从量变转换为质变。阅读英文书籍材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最得体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在,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兴趣,电影,杂志,音乐都是有效的途径,会拓展思维和知识,也会在英语学习中受到很大的益处。(三)了解西方文化元素文化的了解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需要去发现和探究。中式英语的有些现象不是英语知识能解决的,这就是属于文化范畴。这需要学生去主动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和习俗,尤其是在英剧美剧中,有固定的语言环境,贴近生活,包罗大大小小的文化知识,值得去了解,是个相当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思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分析》《东北大学》

2.彭元芹韩跃勤《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大学英语》

3.徐蔚《英语写作中常见英语分析》《长江丛刊》

4.李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和策略分析》《雪莲》

5.卢秋萍《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原因透析》《语文学刊》

6.何冬云杨洁《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分析及对策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11.王冬梅张青云《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分析》《汉江学术》

作者简介:寇红娟女陕西宝鸡1976.12研究生副教授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