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张宁

/ 1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张宁

张宁

张宁(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296-01

【关键词】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肺的通气功能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危重时如不及时处理,会产生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呼吸衰竭按病理生理和血气变化可分为两型[2]:Ⅰ型(换气性)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型;Ⅱ型(通气性)呼吸衰竭,即高碳酸血症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有自主呼吸的呼吸衰竭患者1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1]。男88例,女72例;年龄≤3岁20例,年龄3~13岁37例,14~65岁40例,65~80岁63例。Ⅰ型呼衰88例,Ⅱ型呼衰72例。经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1.2治疗方法

Ⅰ型呼吸衰竭可给予高浓度(>35%)氧疗,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水平以上。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浓度(<30%~35%)、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这样既能纠正严重缺氧,又能防止二氧化碳潴留的加重。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换气。教会患者做缩唇和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3]。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呼吸困难加重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改换体位,防止痰液淤积、肺不张、感染及褥疮。

2.1.2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病情危重不能进食或昏迷的患者应给予鼻饲营养,按鼻饲护理常规护理。胃肠功能差的患者,可用静脉高营养。

2.1.3在实施氧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无菌操作,并注意保暖和口腔清洁,以防呼吸道感染。

2.2合理用氧

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吸氧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负荷。应根据血气分析和临床情况合理给氧。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疗效,预防二氧化碳麻醉和氧中毒。给氧过程中若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减慢、发绀减轻,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须警惕二氧化碳潴留,可能是痰液阻塞呼吸道或吸氧浓度过高引起。如患者出现胸痛和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头昏等症状时,可能发生氧中毒,应马上降低氧流量,给予药物治疗处理。吸入的氧气要注意湿化及温化,对吸氧装置、湿化瓶、面罩、气管导管应定时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2.3通畅气道、改善通气

2.3.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清醒患者鼓励用力咳嗽、咳痰。痰液黏稠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祛痰剂,更换体位和多饮水。危重患者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并帮助排痰。昏迷患者可行机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2缓解支气管痉挛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小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2.4药物护理注意药物反应,在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的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颜面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提示药物过量,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患者,禁用麻醉剂,慎用镇静剂,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的严重后果[4]。

2.5心理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程长、自觉症状多而明显、预后不佳,而对治疗丧失信心[4]。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护士在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要多了解和关心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特别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经常进行床旁巡视、照料,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等各种缓解焦虑的办法,以稳定患者情绪。在采用各项医疗护理措施前,应向患者作简要说明,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使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即使不能彻底治愈,只要掌握疾病的规律,适当治疗,适当锻炼,是能够恢复和维持一定的健康水平、生活能力,回归社会和家庭。

3讨论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和体位引流,保持气道通畅。鼓励病人改进膳食结构,加强营养;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劝告病人戒烟酒;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指导病人和家属掌握合理的家庭氧疗和蒸汽吸入湿化气道的方法,保证安全。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护理,如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参考文献

[1]刘程光,马青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26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9):120.

[2]陈文彬,程德云主编.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0.

[3]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2.

[4]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