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学入门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高一物理力学入门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赖成英

(广宁第一中学,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5263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不仅仅需要传授学生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理解有所出入,认为物理很难学、学不会,导致对物理课程学习产生消极态度,其中,力学也成为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难点所在。本文通过学生在学习力学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一物理;原因;对策

引言

物理是一门将物质世界公式化、符号化、抽象化的自然科学,对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一力学是高中物理体系的基础,主要是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及运动进行基础性研究。同时,物体受力和运动是力学中最为关键和基础的环节,对物体的运动和力进行分析,并解决各物体之间问题的过程是高一力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高一物理力学对逻辑性思维有着一定的要求,而高一学生处于从初中认知程度转化为高中认知程度的过渡阶段,所以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力学较为困难。

1高一物理力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1.1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高中物理学科中力学具有极为明显的抽象性、复杂性和理论实践统一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科学体系。在学习和认识物理学科的过程当中,由于其本身就是观察、实验和思维具象化分析的过程,对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在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力学是最大的难点。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过于浅显,只需要懂得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但高一学习的力学内容涉及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还必须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学习和掌握,其贯穿着整个高中的物理学习过程。相比初中,高中的物理学习过程所进行的研究更为繁杂和多元,不是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和范畴,难度大幅提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对物理力学的概念、公式和定理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去加强理解和认知,在做题时参考现成的答案及分析,生硬的使用所学到的解题方法,对力学知识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形成有效的解题技巧和真正的掌握所学内容,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1.2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知匮乏

很多情况中,人们对自己所做事件或者活动的结果形成的原因进行后期分析,自己将实践的成果和失败的理解视为合理的定性解释。同时,处于失败时容易将运气不好、难度太高等外部因素当作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高一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自然也会有同样的心理,错误的将学习进步不明显归结为各种没有直接关系的外部原因,导致学生很难达成力学成绩的有效提升,使物理力学的学习无法高效化。比如,没有取得理想考试成绩,对自己的总结是考题太难,或者认为没遇到自己会的题目等等,很少可以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不足、掌握不扎实。类似的消极因素和负面情绪不利于学生建立自身的学习自信心,无法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规划并建立目标,对学习不够积极和主动,导致将学习错误的当作是一种负担,没有持续性,无法保证有效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导致进入越学越难的恶性循环中,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放弃努力学习。

1.3初中升高中的物理教材衔接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速度一般相对缓慢一些,学生只要在二三节课内理解并掌握不多的知识点即可。并且教师会通过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使用丰富多样的实验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对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在学习的内容上,初中课本上的知识体系框架范围较小,所以学生所学习的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算学生没有及时吸收所学知识,只靠死记硬背公式及定义,也能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导致将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带入高中的物理学系中。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体系更加丰富,也更加繁杂多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自我监督和总结反思,其中物理力学是高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才能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题型。

2物理力学学习困难转化的对策

2.1通过使用道具创设情境

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物理课程的学习充满了困难,其中力学更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物理知识相对简单,易懂易学,学生很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但与初中物理不同,高中的物理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其中力学很难让学生对其形成真切地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学生对物理力学的感受,实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例如,在教学弹力时,为了使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不具有形态的弹力,可以让学生将橡皮或是钢尺进行拉伸或轻压,或是利用小车和弹簧等工具进行力学实验,从而加强学生对物理力学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将之前准备好的具有趣味情境性的练习题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所学力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2.2增强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水平

学生在学习相对抽象物理力学过程中遭遇过多的失败,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引发学生对自身学习方式和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产对生学习的无助感。因此,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前提条件就是帮助他们在物理力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并建立一定的自信心。成就感是最容易让人感受到满足的一种情感体验,并且可以使人们对下一次的成功产生更多的期待并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教师为了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遇到相对简单的问题上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心理中拥有成功的正面心理助力。意志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力学,更有利于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努力学习不仅需要得到成就感,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承认及鼓励,并将努力的学习效果及成绩的上升形成关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其更加努力的学习,以追求更高品质的体验,这一过程会大大增强学生在学习坚持上的意志力,有利于克服将来会面对的困难和畏惧,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成绩日益进步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对物理力学的学习方法真正进入正轨。

结语

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规律性,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对物理力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生高一学生对物理力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在素质化教育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特征进行观察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龙飞.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学理科(综合),2005,(6):59-60.

[2]苑思军.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分析及其教学对策[J].考试周刊,2014,(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