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2

20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顾云珍

顾云珍(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东海222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254-02

【摘要】对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积极抢救配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临床急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将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性调查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0-78岁。消化性溃疡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8例,胃癌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抢救、治疗、护理,治愈15例,好转3例,转外科手术2例。

2急救与治疗

2.1做好抢救准备严格执行抢救程序,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动作敏捷、熟练,做到有条不紊,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争分夺秒。

2.2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以利快速补液输血。立即抽血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3积极止血(1)局部止血。采用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α受体,使其达到收缩止血的目的;在胃内镜直视下止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方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鉴于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主张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2)静脉用药止血。采用立止血或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也可应用止血环酸、6-氨基已酸等止血药物。(3)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3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护士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要求护士必须守在病人身旁,安慰病人,让病人有安全感,要关心体贴病人,科学地解释病情,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2基础护理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24h心电监测,给予氧气吸入,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取平卧位,双下肢抬高;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及时清理呕吐血液,以避免不良刺激;每次呕血后做好口腔护理,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3.3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食多餐为原则,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止血后1-2天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但要注意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进食坚硬、粗糙及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曲张静脉而引起再次出血。

3.4病情观察

3.4.1观察和判断出血程度轻度出血<500ml时,生命体征无变化,仅有头昏的表现,中度出血在500-1000ml时,收缩压可降至90mmHg以下,脉搏100次/分左右,表现为眩晕、口渴烦躁、少尿。重度出血,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脉搏大于120次/分,患者除有面色、口唇苍白外,还有休克症状,脉搏细速、四肢厥冷、出冷汗、甚至无尿。

3.4.2严密观察并记录各种病情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的变化。(2)观察呕血、便血的颜色、次数、性状和量。(3)记录每小时尿量。(4)观察皮肤、指及肢端色泽和温度的变化,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5)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6)监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的变化。

3.4.3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征象观察中出现下述征象,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质稀薄,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积极治疗后未见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等。

4出院指导

4.1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的有关知识,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4.2告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防止用药不当,诱发出血。

4.3告知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4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良好心态和乐观情绪,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

4.5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5结果

本组20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抢救、治疗、护理,治愈15例,好转3例,转外科手术2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6讨论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起病重,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认真细致的观察、全面周到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