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与药物治疗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与药物治疗浅析

万庆辉

万庆辉(福建省沙县医院内一科福建沙县365500)

【中图分类号】R5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92-02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的策略。对本院2012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入院的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浅析。结果通过对各类患者准确的病情诊断而进行相应的治疗,65例慢性心功能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好转率达90.27%。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注意它和其他疾病的鉴别,以正确的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若诊断有困难,可借助于心脏彩超及血浆脑钠肽(BNP)测定。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诊断药物治疗

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传统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瘀血的症状,因而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院自2012年2月——2012年4月期间收入的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年龄在56——89岁,平均年龄65.6岁,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3例,,65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27%。

1.2临床诊断

典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左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为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和肺循环充血的表现。右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为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且患者大多有左侧心力衰竭的病史。值得注意的是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早期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可不明显,常能自由活动,坚持工作,劳力性气促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侧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但常不引起注意.为了正确诊断心力衰竭,避免漏诊和误诊,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结合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1.3临床治疗

利尿剂的使用原则:1)有充血症状者均应予以利尿剂,但必须与ACEI与(或)β-阻滞剂合用;(2)利尿剂使用既要达到缓解瘀血症状又要消除体征,应注意勿导致低血压、氯质血症与电解质紊乱;(3)测量体重是调整利尿剂用量的主要依据;(4)体液潴留可减弱ACEI的疗效,也增加β-阻滞剂治疗的风险性(利尿剂不足);而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则可加剧ACEI等血管扩张药的低血压反应;2.ACEI使用原则:ACEI作用机制:抑制RAS系统,无论是循环中的还是组织中的;作用于激肽酶Ⅱ,它可以减少缓激肽酶的裂解。缓激肽在体内可以扩张血管,对各种心力衰竭是有利的。(1)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病人不论有无症状,ACEI治疗均能获益;(2)应使病人知晓开始用药时可有副作用,但随后长期应用仍可能耐受;(3)部分病人症状缓解不明显,但仍可延缓病情发展,从而延长寿命;(4)ACEI不是救命药,它的适应证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5)疗效一般在用药1~2个月后才显现;3.洋地黄的应用(1)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适用于有充血症状的心力衰竭病人,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者用药后可延缓病情发展;(2)应与利尿剂,ACEI或和β阻滞剂合用;(3)特别适用于快速性房颤并心力衰竭者,用药后安静时目标心室率应在70次/分左右;(4)一般开始量为0.25mg/d,维持量为0.125mg-0.25mg/d。高龄(>70岁)或肾功能不全者剂量要减少,但少数房颤病人可能每日需0.375~0.50mg才能满意控制心室率;4.肼肽嗪-硝酸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1)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或伴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2)两药应联合使用,单一用药无效;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醛固醇拮抗剂的应用:(1)目前尚无确实证据表明ARB优于ACEI,故使用ACEI能够耐受且有效者,不需换用ARB;2)ACEI应用后出现不能耐受性咳嗽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应换用ARB;(3)螺内酯(安体舒通)可降低Ⅳ级心功能患者死亡率,且无严重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病人耐受良好,故推荐使用;7.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推测可能为阻滞慢性心力衰竭时全身和局部肾上腺素能活性长期增高对心肌的功能损害与毒性作用。(1)所有病情稳定的Ⅱ~Ⅲ级心功能不全患者如无禁忌症均应给予β-阻滞剂,并推荐与利尿剂、ACEI合用。(2)应使病人了解①开始服用时可有副作用,但大部分病人(约90%)可耐受长期用药;(3)切勿在病情不稳定期给药,急性左心衰竭时严禁使用;(4)应很小量开始,很缓慢加量,很严密观察,且治疗后很缓慢显效。

2.结果

本院在2012年2月——2012年5月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全部是运用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的有65例,好转率达90.29%,其余7例均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或因短期住院疗效不佳。

3.讨论

由于不同病因、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临床表现各异的心力衰竭患者,对同一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心力衰竭的近代治疗日益重视针对不同亚组、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心功能状态的判定对决定治疗对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无症状的和轻度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主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以改善预后;对重度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亦宜用ACEI联合利尿剂和(或)地高辛治疗,以减轻症状、减少致残和延长生存期。总之,90年代起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已从过去的老三样(利尿剂、洋地黄、ACEI)发展为新五样,即前三种加上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而治疗的重点是阻滞神经内分泌的种种“代偿”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