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分析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

马大鹏

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膜瘤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栓塞组与对照组(n=31)。栓塞组患者术前实施栓塞治疗,对照组未实施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全切率。结果:栓塞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栓塞组患者的全切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全切率为77.4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中的全切率,减少患者平均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出血量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类型,多发于蝶骨嵴和中颅窝中。由于脑膜瘤血供量相对较多,故而手术治疗中患者普遍存在出血量较多的问题,对手术治疗活动带来了更多的难度。文章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膜瘤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栓塞组与对照组,基于实践调查研究,明确脑膜瘤术前栓塞的价值,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膜瘤患者,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6岁到68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2.34±0.61)岁。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栓塞组与对照组(n=3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数据资料、临床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栓塞组患者术前实施栓塞治疗,穿刺点实施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右大腿股动脉实施穿刺插管,对颈内、静脉以及椎动脉实施选择性造影,置入微导管实现超选择插管与造影[1]。明确肿瘤供血动脉情况下,将固体栓注入。采用100~300μm的聚乙烯醇微粒,电视观察下经导管缓慢注入,预防聚乙烯醇反流,直到肿瘤染色消失[2]。肿瘤供血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变慢,则没有观察到造影剂滞留,则可以拔管。

对照组未实施栓塞治疗,直接采用显微镜实施肿瘤切除,栓塞组则在栓塞结束后4d到10d,实施显微手术切除肿瘤[3]。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全切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栓塞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对比

栓塞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膜瘤属于脑膜与脑膜间隙的衍生物,能够生长于任何具有蛛网膜成分的位置[4]。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方式,但是针对于巨大的脑膜瘤,或者位置相对复杂的脑膜瘤,则对手术操作带来更多的难度,血供丰富者术中出血量较度,直接影响手术操作的效果。

栓塞主要是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肿瘤切除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前栓塞能够有效减少肿瘤血供,便于手术的有序开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栓塞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而真正发挥脑膜瘤手术治疗前栓塞治疗的价值。(1)取股动脉入路,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各项流程,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2)透视直视下,遵循缓慢、少量以及多次的原则,慢慢实现栓塞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肿瘤栓塞情况,预防发生逆流的问题,影响栓塞治疗的总统效果[5]。(3)栓塞要适当,栓塞结束的标志为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血流缓慢,且呈现出逆流的情况。(4)栓塞结束后,需要借助生理盐水实施反复冲洗,降低患者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实验研究得出,栓塞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同时,栓塞组患者的全切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全切率为77.41%。数据对比表明栓塞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中的全切率,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脑膜瘤术前栓塞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中的全切率,减少患者平均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树鹏,姚鑫,甘燕玲,等.颈外动脉结扎在大型和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04(23):476-479.

[2]章凯,何正文.术前脑血管造影及肿瘤供血血管栓塞治疗脑膜瘤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12):110-111.

[3]罗峰,高培毅.上矢状窦闭塞后静脉侧支循环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12(15):14-18.

[4]梁海波.术前栓塞辅助手术切除治疗实质性小脑半球血管网织细胞瘤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5,18(12):4095-4096.

[5]黄建荣.脑膜瘤供血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与传统手术切除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05(2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