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何明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何明路

何明路

长沙县中医院410148

【摘要】目的:对噻托溴铵粉雾剂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我院所接诊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并分别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肺功能及安全性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甲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FVC、FEV1、FEV1/FVC、MVV)均优于甲组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14.7%vs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粉雾剂;安全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呼吸科疾病,其临床特征体现为进行性亦或是不完全可逆性[1];一旦患有此病,将出现一系列呼吸道受阻症状,比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现今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一般采取异丙托溴铵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且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临床上提出采取噻托溴铵治疗此病,现为了解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价值,本案将对我院所收治的3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案共有68例患者,皆选自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我院所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如胸部X线片、CT等),且满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标准,最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另,针对存在严重脏器疾病者、精神障碍者、神经系统障碍者、合并慢性疾病者、存在重度呼吸道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等均予以排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甲组与乙组。甲组34例,男女各有21例、13例;年龄区间38~78岁,平均年龄(55.4±1.9)岁;病程在2~15个月,平均病程为(9.1±1.5)个月。乙组34例,男女各有24例、10例;年龄区间40~75岁,平均年龄(54.6±2.0)岁;病程在3~15个月,平均病程为(9.5±1.6)个月。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BoehringerIngelheimPharmaGmbH&Co.KG生产,批准文号:J20130135)治疗,1~2掀/次,3次/d,持续使用2个月。

乙组:对该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60454)治疗,18μg/次,1次/d,持续使用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主要监测指标包含: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MVV(最大通气量)。另外,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观察。

1.4疗效判定标准[2]

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退,肺部湿罗音消退,呼吸正常,为显效;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肺部湿罗音有所缓解,但存在轻度呼吸困难,为有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出的相应数据展开分析,其中,分别采取(%)、()代表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再分别以χ2、t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情况分析

甲组患者中有15例为显效,11例为有效,8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等于76.5%(26/34);乙组患者中有23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其总有效率等于94.2%(32/34)。组间总有效率相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

2.2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情况分析

如下表1所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MVV),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相对比,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甲组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情况比较()[n(%)]

注:*#与甲组相比,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甲组中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即2例口干,2例皮肤瘙痒,1例心悸,其发生率为14.7%;乙组中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即2例口干,1例心悸,其发生率为8.8%。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

3.讨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其效力能作用在机体的三种胆碱能受体(M1、M2、M3)上,起到支气管扩张的功效,并且还能提升机体内乙酰胆碱释放,降低炎性介质的形成[3]。虽然该药物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短,因而每天需多次用药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患者不准医嘱,定时定量用药,继而影响疗效。有报道指出噻托溴铵粉雾剂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上可起到较好成效[4]。异丙托溴铵的衍生物,即为噻托溴铵粉雾剂的主要成分,因而在治疗疾病上同样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再加上此药血药浓度高,药效长久。通过本研究也得出相应的结论,即采取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乙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即91.2%vs76.5%。另外,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即8.8%,安全性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此药物成分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因而可避免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再者,在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对比上,乙组患者也明显优于甲组,这表示噻托溴铵粉雾剂具备扩张支气管的功效,能经由提升深吸气量,减少呼气末肺容积,达到提高肺部通气功能的效果。

综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噻托溴铵吸入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40例[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3):36+70.

[2]李杰梅,景裴,宁艳硕,等.噻托溴铵吸入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50例[J].中国药业,2018,27(10):29-31.

[3]陈雨燕,刘宏波,罗斌.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1):72-74.

[4]杨琦.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3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