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研究

王士兵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措庄小学2767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驾驭文字的能力,对孩子日后成就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际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突出学生主体位置、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和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来进行,以此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清晰

依据现代学生的能力和所学能力,要综合课文特点,课后思考,课后练习,积累语言,扣住学生的疑点展开相对明确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感到课堂的有趣。梳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共同交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可让学生划出文章中的有趣内容或者感兴趣的段落,整理之后面对班集体能分享自己的所得,谈自己的体会,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还能对阅读有非常好的兴趣。想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就要让学生养成大胆提问的习惯,学生通过提问把心里不理解的或者有疑问的与老师或者同学分享,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也能对文章内容进行判断。

2帮助学生构建语文阅读知识网络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巧,必须增强教学的体系性与针对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知识,加深阅读深度。小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局限性,在阅读学习中很难自主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为学生构建起阅读知识网络。举例来说,在探讨完一个语文阅读知识点后,教师不能让学生浅尝辄止,而是要引导学生,最好能用语文理论完成相应的阅读报告,就相应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效果。比如,在讲解《孔融让梨》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延伸思考,进而构建阅读模型,对于《曹冲称象》《纪昌学射》类似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探寻文章的内涵,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通过长期的模型训练,学生以后再遇到相似的文章,也能很快进行深度阅读,挖掘出文章的内涵,提升阅读能力。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

大多数才接触语文阅读的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只有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课文中逐渐积累,才能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首先应正确吸引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其次能够流利地朗诵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感知全文的内涵,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一起朗诵,带着感情,让学生更容易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所在。文章中会有重点的语句、语法等,经过老师的反复引导来学习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除了这些基础的步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多种角度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词语造句的规律和语法的运用,从而让学生可以间接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课文《白杨树》中,先让学生们对这篇文章进行初步阅读,通过第一次阅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然后教师进行第二次领读,这样可以弥补第一次朗读对文章理解的不足,更能理解文章含义。这篇文章在描写白杨树,但是其实是在赞扬、歌颂扎根西部的建设者的博大胸怀。这一抒情散文通过多次朗诵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白杨”坚强不动摇的精神。

4通过微课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等方式,积极融入到阅读知识中来,通过微课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微课教学方法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微课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具有较强趣味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阅读《大狼托克打电话》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现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也能让文章中的动物活灵活现起来,然后让学生配合视频进行直观化阅读,提升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开展微课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对教师的教学灵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认清教学形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教育,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5寻找合理的阅读方法

不同的阅读材料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结构,在对其中心思想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阅读方法作为支持,对于部分文章来说,需要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来对其进行阅读学习,只需要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而对于部分文章则需要对每一行每一个字进行充分理解才能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说阅读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中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爱好而不是学习任务来进行,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实现阅读教学的真实目的。

6加强课外阅读,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推荐阅读书籍,告知其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幸福,师生一起朗读,注重读后感,写心得,谈感受。还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来激发阅读兴趣,了解每个同学的阅读能力,再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不仅要完成书上的,还要多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籍,对多方面有所认知,多督促才能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当然,还可以适当建议写一些读书笔记,这样读写结合,更能加强课外阅读的能力。很多高年级课文都昭示着学生应该掌握写法,所以教师要落实从读悟写,从读学写。指导学生从阅读中观察作者写作文章时的感想,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所以读和写就是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7激励评价,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同学进行赞赏和激励性的言语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语文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不给学生施加压力。对待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要做出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精彩的回答,切不可笼统地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的话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学习积极性。对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研究,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多样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6):160-161.

[2]刘克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