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问题

李宪彬

黑龙江省穆棱市道路运输管理站黑龙江省穆棱市157500

摘要:低碳化交通是现代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积极发展低碳交通。然而,由于低碳交通发展时间较短,我国低碳交通发展仍面临着法律规定不完善、缺乏低碳化指标体系、公民低碳意识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低碳化交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积极探索低碳化交通的发展对策。研究低碳化交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促进低碳化交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实施有着深刻意义。

关键词:低碳交通;战略问题

引言

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拥堵,降低空气污染等有非常明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用,同时,可获得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是双赢战略。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主要是小汽车造成的,针对小汽车的碳排放,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出选择。为城市交通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方式,称为慢行交通;能效较高的公共交通如公共汽车、地铁、BRT、轻轨电车等。只有提供快捷环保可替代的交通出行方式,才能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1对低碳交通运输的解读

低碳交通运输作为低碳经济的有机部分,其最主要的外在特征就是实现了能耗、排放和污染的大幅下降,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要最大限度提高交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效率。从本质上来说,低碳交通运输和绿色生态运输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上不一致而已,其内涵中均包含了体系、方式、工具等方面的因素,是体系化、标准化、综合性相辅相成的设计和建设理念。

1.1该体系具有碳排放量低的特点

因为用于交通运输的机械工具绝大部分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通过将石化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中,因为燃料本身就是有机物,因此无碳化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这样既能提高内燃机的机械能量功率输出,同时还能减少不充分燃烧的废气的排放。而低碳运输强调的低碳,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量转化率高,同时碳排放也很低。

1.2该体系具有运输体系低碳化的特点

体系的低碳化,指的就是系统建设不仅从运输工具方面考虑,还要从整个体系的建设方面考虑。举例来说,公路建设要低碳化,建设的过程需要低碳化,包括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选择等,建设的目标也要为低碳化服务,包括设计过程中怎样规划路线,立交桥设计的合理性,道路通畅避免堵车等问题发生,都会影响到低碳目标的实现程度。

1.3该体系具有技术措施低碳化的特点

所有的建设环节都要围绕低碳化展开,包括所有的技术环节,都不能对低碳建设形成负面的影响。对于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都可以被充分考虑,并具体地用于某个关键环节。比如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节能设计,高速公路路面的环保设计,等等,通过技术层面的种种措施,提升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低碳化质量标准。

2低碳化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法律规定不完善

法律规定不完善是我国低碳化交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虽然我国在新能源发展中建立了诸多法律法规,对现代低碳化交通的规范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低碳化交通发展时间较短,法律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尤其是事业和能源法规的缺失,使得低碳化交通很难在没有政府和法律法规支撑下进行良好发展和运作。另外,我国法律已经明确了对低碳化交通进行适当的补助,然而其补助金额和补助时间以及补助流程仍然有待完善,公民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时很难借助法律法规进行实际操作,造成了低碳化交通很难落实的现象。

2.2改造成本较高

低碳化交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交通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代步、新能源车。步行和自行车代步只适合短距离交通,对于远距离低碳交通离不开新能源车。然而我国现行车辆大多采用燃油、燃气等方式,油气混合、电动能源虽然能够极大的降低碳排量,然而所需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其改造成本较为昂贵。大部分车主不愿意花费较多的资金将燃油车改造为油气混合或新能源车,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极大地阻碍了低碳化交通的推广。

2.3公民低碳意识较低

低碳化交通的发展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然而公民低碳意识相对较低,部门公民并不能够意识到低碳化交通的重要意义。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民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速化的生活方式使人民不得不选择私家车出行。另外,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购车人群在逐年增多。部分公民已经意识到低碳化交通方式的重要意义,然而新能源电动车品牌效益相对较低,人民没有足够的兴趣购买新能源产品,也极大地阻碍了低碳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3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

3.1采取科学且有效的强制性对策

低碳经济背景下,想要有效推动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是需要依赖于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比如,实施尾号限行政策,规定车辆限行的时段、区域。以“兰州”为例,相关公路运输部门就明确提出:“限行区域为城关、七里河两区”“每日7:00-20:00限行,周末和节假日不执行限行”等规定,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但能够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也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有的城市还积极开展营运黄标车集中清理工作。比如福建福州市就认真落实环保部、公安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精神,并积极开展2005年底前注册登记的黄标车退出营运工作,为此,当地环境质量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优良的状态。

3.2引导人们选择低碳交通出行生活模式

公路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不仅要依赖于各项强制性的措施,有效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其实也很重要。以“武汉”为例,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且值得很多城市借鉴。一是大力开展绿色交通宣传工作。比如区运管所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纳入重大主题宣传内容范围内,主要就是结合“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宣传,进而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还在各汽车站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低碳出行的宣传标语,主要就是希望在宣传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理念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节能降耗意识。二是鼓励骑行共享单车。比如武汉各城市著名景点附近都设置有共享单车,以“东湖”为例,人们在游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绿色、健康的骑行方式,而为了将“绿色骑行”的理念真正意义上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相关运营商也简化了相关骑行模式,使用者通过手机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并预付定金即可。可见,想要落实公路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尽可能为人们提供便捷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也很重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收入的持续增加,我国汽车保有量也随之增加,可由于城市道路以及公共交通的建设却难以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类似交通严重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就变得十分严重,这在一些省会级城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所以,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深入贯彻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促使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得更加健康,科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参考文献:

[1]蒋孝成.低碳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7.

[2]严筱.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3]刘学.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方式与调控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何玉宏,谢逢春.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导向[J].中国名城,2015(01):39-44.

[5]李保华.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