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管理中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

/ 2

谈建筑管理中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

阿依古力?买买提艾力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日益迅速,无论是建设规模上还是速度上,建筑工程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质量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企业盈利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建筑管理中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管理;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建设的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可以用以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而这一场所的建造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是否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果在建造过程中不注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则很有可能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有些甚至会威胁到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进行项目质量的控制,才能保证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共安全。

1.2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是工程监理企业的基本职责

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监理企业的基本职责,也是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工程监理单位应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认真组织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核查进场材料、设备、构件的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控制施工质量等等,确保建筑质量。

1.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国家建设效益的基本保证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不仅仅关乎到建筑质量本身以及建造企业的竞争力等,更重要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建设效率。如果产生了工程质量的问题,将会带来很大的材料、经济、人工上的各项浪费,后期的修补和损失,将会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有可能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建筑的使用期限缩短,这对于国家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加强与促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

2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的技术问题

要合理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必须拥有合理的质量管理的技术,并对其清晰地掌握。然而当前很多建筑企业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但是对于这些技术的掌握与控制仍然有所欠缺,建筑企业对于这些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水平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程度。对于这些技术的质量控制基本程序,质量控制的要点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定,由于缺乏合理的质量检验规定以及客观数据分析与预防,导致当前一些建筑虽然采取了很多新型的施工技术,但却很难科学地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保证。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涉及到了基本的制度流程以及人员的安排等等各个方面,而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还是比较注重技术的采用,而忽视了管理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由于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到位,很难讲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与进度结合起来并落实到每个人。而质量管理的各层主体都对其需要完成的质量控制任务并不明确,质量计划的制定与落实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进行保证,这样一来由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缺失,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建设质量。

2.3监理的缺位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监理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承担着协调承包商和施工方以及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的作用。建立监理制度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失控问题,改革旧有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监理人员应根据监理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实施监督和管理活动。当监理严格执行其职责时,可防止业主方或施工方降低质量的做法,同时可指导施工方进行质量、成本、工期的综合控制,从而提高住房的建设质量。但当前,由于监理的工作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监理的工作难以得到业主和施工方的认可,往往导致监理无法按照流程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管。

3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

3.1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计划既要明确最终产品的技术标准,又要有清楚的项目中间产出物应符合的质量要求,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里程碑计划的设置。里程碑计划是针对项目的策略性计划,是一个稳定且具有阶段目标的工作框架以指导整个项目的施工。制定好里程碑计划有利于明确各中间产物的要求,同时为整个项目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为项目团队提供一个远景目标。同时应辅以WBS方法,将质量的目标进行细分,对各工作包内的质量要求,质量配套设施、质量责任人等进行详细地计划,将质量保证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序。这样,有利于将质量的目标分布在整个建设工作的每个阶段,保证工期和质量的要求。

3.2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员工质量意识

对施工人员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且可深入到施工的每一环节中。对员工的教育可分为质量教育和施工技术教育。质量教育进行工人的质量教育,加强工人的质量意识。建设项目是由每个工人的辛勤工作构成的,只有施工单位所有操作人员都将质量要求铭记于心,时刻以良好的建设质量要求自己,不偷工减料,做到施工的认真、精细,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首先质量意识要从管理层开始培养,进而逐层深入到基层的所有操作者。施工单位可以其他因质量不良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工程为实例,给工人以警示作用。同时辅以优秀质量的评比、奖励的活动,以增强工人保质保量施工的积极性。

3.3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适当的组织结构是良好建设质量的保证。职能式组织模式下,项目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或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完成的;项目式结构则是根据项目设置企业的部门,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组织中呈直线领导的关系;矩阵式结构则较为灵活,通过横向的项目组织和纵向的职能组织相结合,根据项目的特点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及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同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扁平化的管理架构模式,这样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利于内部人力、信息、经验等资源的共享、借鉴和互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浪费和因管理因素导致的各种损失;有利于强化总体的掌控能力。

3.4注重成品的保护

施工中的成品有可能受到后期施工中的损坏而影响质量,有些损伤甚至难以恢复到原状而成为永久性缺陷。因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证成品的质量。当各工种存在交叉作业而相互影响时,应加强双方的协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品的保护,使对成品的损伤降到最低。尤其是水电管线预埋工作应及时与土建工种取得联系,搞好预埋,避免事后开凿,对结构防水等造成不利影响;防水工程做好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防止后期漏水问题的发生。

3.5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

有的监理企业为了得到项目,不惜降低自身的取费标准,降低报价,用这种不正当的低价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排挤其他的竞争对手。然而,过低的报价却为监理的工作质量埋下了隐患。由于取费较低,监理单位无法购置新的技术设备辅助现场的检查工作,缺少进行人员培训的经费,这一做法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因此国家应为监理单位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的发生,从而保证监理单位能够真正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辅助监督作用。

结语

当前的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着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监理的缺位问题,各个建设相关单位应明确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存在的根源,并采取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注重成品的保护以及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杜绝不正当竞争等措施,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体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1(23):7-8

[2]李姗姗,武建民.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9):13-15

[3]熊向阳.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几个要点[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4(4):7-8

[4]王毓芳,郝风.质量分析质量改进与统计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