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王昕昕1索冰王宁史耀挺刘艳艳满迎春2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肿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8

【通讯作者简介】满迎春,女,满族,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头颈部肿瘤及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探讨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36名非手术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进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和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及肠镜检查:检出率P值均>0.05;治疗前两者相关性完全一致,治疗中及治疗后相关性的P值均<0.0001,Kappa一致性检验的P值均<0.0001。结论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评估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中的作用和肠镜检查是相当的,有望为非手术直肠癌疗效评价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指标。

【关键词】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FH检测肠镜

随着经济的发展,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常无明显的表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手术评估部分患者已不能行手术切除,或因基础疾病或个人意愿不能或不愿手术切除,此时的治疗方案首选放化疗治疗[1]。在评价直肠局部治疗疗效时常规选择肠镜检查,而上述类型病人因放疗引起的直肠近期或远期反应[2],通常难以耐受肠镜检查带来的痛苦。因此,迫切需要探讨一种简便易行、无痛有效的方法作为评估非手术直肠癌局部治疗疗效的方式。本研究拟对于FH检测在非手术直肠癌局部疗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36名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

1.2主要仪器与试剂

电子肠镜(日本奥林巴斯,CF-H2901)。直肠黏膜细胞型上皮细胞FH染色试剂(青岛东孚美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青食药监械生产备20160025号)。一次性采样器(扬州环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640364号)。一次性肛门镜(扬州市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扬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45号)。

1.3实验方法

36名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前(放疗前)、治疗中(放疗20次时)、治疗后(放疗后3个月)分别行肠镜检查和FH检测,记录结果并分析。

1.3.1FH检测方法:(1)检查采样拭子包装是否完好,查看采样拭子是否有被拆开的痕迹;(2)采样:在采样部位不得清洗、上药、搔刮或活检的前提下,将一次性肛门镜经肛门置入肛管齿状线处,持一次性直肠粘液采样器,在齿状线以上擦拭获取直肠黏膜渗液;(3)洗脱:采样后拭子头部放入C试剂瓶内,充分搅动不少于10次,与C试剂充分混匀,静置约10s后,当即检验。(4)顺序加样:将A试剂滴管管口两翼部顺时针旋转折断,把A试剂滴入测试池;用已空置的A试剂滴管充当吸管,在C试剂瓶内充分吸取试剂1-2次,滴入测试池,旋转折断B试剂滴管,将B试剂滴入测试池;(5)读取结果:2分钟内与比色板比对显色情况,获取结果。本研究中变色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3.2肠镜检查

进行血分析、凝血分析、心电图、传染病四项检查,合格后行肠道准备。将电子肠镜从肛门插入肠道,并在插入后边加气扩充肠道边推进肠镜,将肠镜顺利抵达盲肠后逐渐退镜观察至直肠,仔细观察直肠黏膜情况并记录清晰图像。结果判读标准:直肠黏膜异常、病灶仍存在,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及Kappa一致性系数检验考察两种检测方法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P<0.05时认为相关性或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般资料及检出率

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及肠镜检查,检出率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直肠粘膜渗液FH检测及肠镜检查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者完全一致,治疗中及治疗后相关性的P值均<0.0001,Kappa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9和0.870,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且一致性检验的P值均<0.0001,即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直肠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放射性直肠炎[2],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或者在放疗后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及粘液脓血便等。在此时行肠镜检查患者多难以耐受,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却可避免这一点。

FH物质是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的简称,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每个细胞内,与不同蛋白质结合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在P53发生突变或缺失的细胞中,致癌基因在最早期即导致直肠黏膜细胞代谢改变,出现瓦博格效应[3],随着细胞的演变,细胞膜损伤愈重,加之瓦博格氏效应愈加明显,FH物质渗出愈多[4]。因此利用FH试剂检测脱落的肠道上皮细胞的FH物质,从肿瘤发生学角度及依据细胞代谢学原理从分子水平实现对结直肠癌病情评估是可行的。

本研究中显示,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和肠镜检查对直肠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相仿。该研究还指出,直肠粘膜渗液FH检测及肠镜检查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治疗前两者完全一致,治疗中及治疗后的相关性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基本没有差别。由此可推断在非手术直肠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直肠粘膜渗液FH检测和肠镜检查的作用是相当的,在临床中,选择直肠粘膜渗液FH检测评估疗效,也可能是个新的选择。

综上所述,FH检测无创采样,无痛苦,操作简便,有望为非手术直肠癌疗效评价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指标。由于本组研究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性,有待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王亚儒.雷替曲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14-16.

[2]李雅菲,文庆莲.放射性直肠炎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4-25.

[3]CrocianiO,MarziI,CipolleschiMG,etal.TheunveilingoftheWarburgeffectandtheinscribedinnovativeapproachtoaradicalnontoxicanticancertherapy[J].CellCycle,2018,17(3):288-297

[4]郭晓川,石燕,陈丽,等.缺氧诱导因子对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机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