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石丽宏

哈尔滨市呼兰区红十字医院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并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1.2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左卡尼汀3.0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转氨酶ALT、AST以及血清TG、T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还原型谷胱甘肽;左卡尼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038-0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患者无大量饮酒既往史,肝脏病理变化为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及肝细胞脂肪变性。临床类型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1]。近年来,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正逐渐上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为(46.98±6.77);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为(50.68±6.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诊断[2]:①无饮酒既往史,男性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低于140g,女性低于70g。②排除因其他因素而导致的肝脏脂肪变性,诸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③临床表现为:无力、肝区疼痛、脾脏肿大等。④体质量超重、空腹高血糖等。⑤影像学结果显示肝脏影响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⑥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控制患者的脂肪摄入量,对照组患者使用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1.2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左卡尼汀3.0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

1.4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转氨酶ALT、AST以及血清TG、T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患者无大量饮酒既往史,肝脏病理变化为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及肝细胞脂肪变性[3]。经过临床验证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因肝细胞内线粒体β-脂肪酸氧化功能出现消退或降低,使得患者肝细胞内对甘油三酯合成的速度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继而导致大量脂肪开始聚集到肝细胞之内[4]。通常情况下,机体血液内的脂肪酸逐渐达到肝细胞之后,仍然会有一部分脂肪酸因肝细胞线粒体内通过氧化作用而消耗,但剩余脂肪酸会在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内被合成胆固醇等[5]。这就意味着,脂肪酸体内合成或代谢的过程中,若脂肪酸没有被氧化,那么胆固醇等将会开始增加,继而使患者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1.2g/次,1次/d与左卡尼汀3.0g/次,1次/d,连续治疗14d之后,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ALT、AST以及血清TG、TC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与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与单纯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相比更为明显,并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ALT、AST以及血清TG、TC水平,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继海,何金芳,吴寿荣,王国栋.左卡尼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3:50-51.

[2]何燕,吴天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22:5-6.

[3]李湘,陈丹丹.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34:52-54+57.

[4]彭世秀.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5,02:316-318.

[5]张崇,胡仙境.阿拓莫兰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9,12:12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