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3

探讨基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分析

徐太极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164134)

【摘要】目的对基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展开临床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该院放射治疗中心所收治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确定放疗计划,观察组按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确定放疗计划。判定放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总缓解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32/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突出,可显著提高放疗对肿瘤组织的缓解率,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肿瘤

[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multi-slicespiralCTscanningtechnologybasedon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Methodstheobjectiveofthisstudywastoselect84patientsadmittedtothehospitalfromAugust2013toFebruary2015.Theclinicaldat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theradiotherapyplanaccordingtotheroutinemethod.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theradiotherapyplanaccordingtothemulti-slicespiralCTscanningtechnology.Thedifferenceoftheeffectofradiotherapywasdetermined.Resultsthetotalremissionrate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95.24%(40/42),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76.19%(32/42),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valueof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withmultislicespiralCTscantechniqueisprominent,which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remissionrateofradiotherapytotumortissue,whichcanbeusedforreferenceinclinicalpractice.

MultislicespiralCT;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tumor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165-0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近年来的临床放射治疗领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近来有大量研究资料中指出[1]:基于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可提高对病灶定位的准确性,以此为依据所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更具治疗优势[2]。为进一步对基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展开临床分析,该研究中整群收集2013年8月—2015年2月该院放射治疗中心所收治患者84例,随机分组下展开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收集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放射治疗中心所收治患者,共计84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纳入42例患者。对照组中,25例为男性患者,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5~80周岁,平均(54.5±2.9)岁。肿瘤部位方面:10例患者为头颈部肿瘤,7例患者为腹部肿瘤,20例患者为胸部肿瘤,5例患者为盆腔部肿瘤。实验组中,25例为男性患者,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5~80周岁,平均(54.5±2.9)岁。肿瘤部位方面:10例患者为头颈部肿瘤,7例患者为腹部肿瘤,20例患者为胸部肿瘤,5例患者为盆腔部肿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按照常规MRI方法确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1.2.2实验组该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以确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使用仪器为螺旋CT扫描仪(生产厂商:GE;型号:HISPEED/DXI)。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0kV,病灶区扫描层厚5.0mm,扫描螺距0.8~1.0,在此基础之上行增强扫描。

头部、颈部肿瘤扫描方法为: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的安装立体定向框架以及定位标尺,以病灶中心为扫描基线,对病灶上下方向5.0cm内范围进行扫描。体部肿瘤扫描方法为:于扫描床上预先放置好定位床以及真空负压装置,使两者紧密切合,根据患者肿瘤部位采取仰卧或俯卧体位。将负压垫抽至真空状态,并用水平仪对定位床平衡进行调整。扫描前首先确定扫描基线,经过Scangram定位后确定扫描范围。增强扫描造影剂为Ueravist-300,注射剂量为100.0mL,经团注+维持量方法注射。根据患者待扫描部位,延迟20.0~30.0s进行扫描。

扫描所得轴位CT图像传输至Brianscan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在CT图像上确定最佳病灶显示层面,建立X、Y坐标,测定病灶大小并标志病灶轮廓,根据三维立体图像确定中心点位置与点数,设计放射剂量与放射疗程。

1.3观察指标

判定两组患者肿瘤组织治疗缓解情况,对疗效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组织治疗换届判定标准为:(1)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2)部分缓解:肿瘤病灶消失50%以上,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3)稳定:肿瘤病灶消失不足50%,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4)进展:肿瘤病灶未减小或反增大,或可见新肿瘤病灶。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统计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通过χ2检验,在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总缓解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32/42)。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常规放射治疗利用单一MRI、CT、或X线片计算肿瘤病灶体积。近年来,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搭载有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放射诊断与治疗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3-4]。对于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MRI方法而言,其在显示肺内小肿瘤影像学特点、鉴别肿瘤病灶与其他正常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依托于对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弥补上述问题。除此以外,多层螺旋CT还能够提高对肿瘤病灶定位的准确性,使放射治疗医师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患者宏观肿瘤体积、计划靶向体积等具体情况[5-6],在清楚显示并分辨骨骼、软组织方面的效果确切[7]。基于上述优势,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指导放疗方案的制定,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对两组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总缓解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32/42)。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制定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该研究结果与黄利波[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观察时间段、研究样本量小的局限,未来可通过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在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前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意义。

同时,该研究中通过分析有所体会,即为了得到最佳的放射治疗效果,就必须在扫描中很好的显示病灶组织。因此CT定位前患者必须通过行MRI/CT常规检查的方式初步了解病变部位、数量、以及形态,为病灶定位提供影像学依据[8]。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行增强扫描确定病灶边缘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征象。除此以外,扫描期间还需要确保扫描参数的一致性,以免病灶被遗漏,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准确选择FOV参数也是提高扫描效果的关键内容,要求能够使扫描区域覆盖患者整个身体轮廓,以达到提高扫描覆盖准确性的目的。

综上分析认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突出,可显著提高放疗对肿瘤组织的缓解率,可供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雪南,修霞,李高峰,等.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9):159-161.

[2]王运来,廖雄飞.Hi-ART螺旋断层放疗机MV螺旋CT剂量指数的测量[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30(1):44-46.

[3]张怀文,王运来,戴相昆,等.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CT设备影像质量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2):2523-2528.

[4]李雪南,修霞,李高峰,等.大孔径螺旋CT在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6-18.

[5]王金之,李建彬,王玮,等.基于4D-CT扫描放疗中食管癌靶区空间位置及重合度的变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34(8):592-596.

[6]李志刚,史鸿云,盖晓惠,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癌模拟定位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3):237-238.

[7]黄利波.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3,33(1):89-90.

[8]李定杰,吴慧,毛荣虎,等.滑轨CT图像引导技术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6):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