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观察

徐清

徐清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喘息和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两者之间差异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喘息、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症状改善所用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影响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多发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之中[1],在冬春交季或天气变化时发病率更高[2],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喘息与咳嗽、发热等症状,一般由细菌、病毒等引起[3],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引起反复性发作,不利于患儿的成长与发育,因此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针对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总结并归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严重的肝肾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治疗中途转院导致临床资料不全者以及对治疗所用的相关药物不耐受的患者,纳入对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喘息等症状,在我院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且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8岁,平均年龄(2.39±0.64)岁;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9岁,平均年龄(2.42±0.5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均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性治疗药物的给予、用药指导与注意事项的叮嘱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耐心向患者家属解释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叮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照顾患儿时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方法;②对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对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防止患者产生窒息现象,并鼓励患者咳嗽与排痰,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雾化,帮助排痰;③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及时进行通风与消毒,使患者心情愉悦;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容易消化与吸收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均衡,鼓励患者多喝水,在进食后使患者保持坐位半小时以上,避免呛咳产生;⑤应及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喘息和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效果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病情消失;②有效: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病情大幅度好转;③无效: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没有改善,病情没有减轻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有效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3、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小儿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支气管炎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为严重性肺炎,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4-5],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呼吸道、饮食、用药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为(3.48±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05±1.47)d,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观察组患者喘息缓解时间为(3.19±1.5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4±1.66)d,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参考价值,说明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症状缓解所用时间,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对患有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症状改善所用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荣贺杰,梁久娟.护理干预在58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

[2]叶少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及维生素D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1):111-114.

[3]朱颖华.护理干预辅助药物氧喷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85-386.

[4]刘素品.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126-128.

[5]王霞.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雾化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2):153-154.

[6]王欢欢.护理干预在5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