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科交叉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实施学科交叉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初探

李伟

李伟(四川省三台县万安中学,四川绵阳621113)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82-01

摘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要在我们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应该让师生感到信息技术的公共性。而体现信息技术课公共性的较好办法就是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学科交叉。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改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狭隘认识;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学科交叉;课堂效率;实例探讨

一、关于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理解

对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效率,我比较赞同百度文库中这一定义: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我在此引入课堂教学效率的一般概念旨在更好地讨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内涵。我们知道国家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感觉到信息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掌握开发信息技术能提高我们的学习生活效率。这样学生就会打心底热爱信息技术课,从而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由此看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首先应该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涵盖面上,即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还必须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才更能体现其重要性。其次,发掘提升学生热爱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技术课的一般现象

我们国家考试传统源远流长,通过考试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正因为如此,但凡受教育的人都非常重视考试的科目,所以说教育永远围绕着考试这一指挥棒转。我们许多地方的中学阶段的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八样科目,显然信息技术未列其中。这对于重考的人们来说,从一定角度无疑于已经放弃了信息技术课。我曾经问过许多教信息技术课的同行如何上课,绝大多数同行的说法是一致的:每学期的开始两周,班上要学习班规校纪整顿班风,信息技术课基本被占用;平时遇到什么需要突击的工作或举办什么活动,信息技术课首当其冲做出牺牲;每学期期末迎考一个月时间,信息技术课绝对会被贡献出来支援考试科目。平时也还会经常遇到个别考试科目教师为了帮学生补弱治差而主动索要信息技术课的。剩下的一点儿时间,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也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感觉,于是就让学生自由地打打游戏,聊聊天什么的,很少正儿八经对待过。

三、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的意义

(一)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三十几年过去了,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在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就是成就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各地也为信息技术课配置了相应的硬件设施、编选了教材。在教育教学的资金物资投入方面,信息技术独占鳌头。我们如果把其他学科揉和交叉到信息技术课里,就能更好地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率,也是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最好形式。教育面向现代化,绝对不是孤立地说语文现代化、数学现代化、物理现代化等,而是要在这些科目中体现出信息技术对其的提升帮助作用。同理,我们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先锋,也不是孤立的信息技术现代化,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去提升其他科目的现代化水平。

(二)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名当代合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能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使教师们更好更快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每学期都会安排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甚至把具备一定程度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作为教师们晋职升级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俗话说得好“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如果我们仅仅是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当成一种过关任务,或是晋职升级的工具那就违背了国家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初衷。实际上,我们不少教师就是具有这一思想,所以在他们心里只有在培训时或晋职升级时才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而一旦过了培训,或是晋职升级成功他们就彻底忘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就是要让教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我们各个学科都联系紧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此,教师们就会自觉地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三)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改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狭隘认识。

现在大多数学生盼望着上信息技术课就是希望去玩玩游戏,聊聊天什么的,很少有学生是抱着学知识的态度去上信息技术课的。如果我们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去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等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学生们就不会狭隘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只是拿来上网聊天与娱乐游戏的。

(四)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如果我们尽量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促进手段,让学生确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帮助,那么学生也就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决定了他对这一事物的态度。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感到其他学科的存在,并感到自己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把其他学科知识学得更多、更好,自然学生也明白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四、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的实例探讨

为了更好地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我就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四个学科,举一些实例来探讨。在举例前需要说明一下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的注意事项:首先,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需要明白信息技术应是主角,其他学科是配角,切不可喧宾夺主。第二、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需要找准合理的切入点,要让学生感到自然而不生硬。第三、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科教师加强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第四、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本学科教材进行合理的重新编排,以增强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学科交叉的可操作性。

把语文与信息技术课进行交叉是最为容易的事了。比如,在学习word时,我们可以将语文课的写字课部分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更形象地体会到汉字的形体美。在学生进入古诗文单元学习时,我们可以教学生在网上寻找下载相应篇目的视频音频范读资料,让学生进行跟读。至于,用动漫的形式展现语文篇目中有趣的情节,那更是信息技术课与语文学习的完美结合。

数学与信息技术课交叉,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比如:我们在学习excel时,我们可以将数学上的应用题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更形象地了解应用题中的数理关系。在学生学习等比数列时,我们甚至可以教学生用基础语言编一些小程序去验证等比数列的奥妙。

物理与信息技术课交叉,主要体现在用PowerPoint与flash进行实验演示方面。比如:在学习浮力时,不少学生难以理解悬浮现象,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一显身手,用flash技术给学生进行悬浮现象的演示。

英语与信息技术课交叉,看起来有些难度,但是我们只要解放思想,积极动脑,还是会发现不少英语与信息技术课交叉的机会。比如:我们的英语课本内容大多以英美人的习俗为主,大多数学生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搜索查阅相关资料,增加对英美习俗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