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张胜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张胜利

张胜利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灌注桩后的注浆施工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工程注浆技术,在传统注浆技术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了水泥灌注的强度与机械性能,给上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而给传统的工程灌浆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因此灌注桩后的注浆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当今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优势;应用

一、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施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采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将混凝土注至桩底,混凝土与沉渣以及周边的土体发生化学作用,胶结成为颗粒状。粗粒土的渗透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注浆材料的密实度,而细颗粒渗透入浆液中,并且通过反应作用,形成中等强度的混凝土,而岩土反应形成浆泡,会对土体造成挤压作用,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另外,桩体注浆施工,还能够有效提高反向承载力,提高摩擦组立,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桩体产生沉降。在高压注浆施工中,混凝土灌注桩通过高压作用能够提高压缩量,避免施工后期桩体产生沉降和压缩。

另外,灌注桩施工中,随着浆体的不断填入,浆液会与周边土体产生反应,从而形成承载力较大的结构体,而桩底周边也会形成较大的承载能力范围,这样有利于扩大桩体底部的实际受力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受力情况,以此提高桩体的承载力。随着浆液不断深入至桩身的周边土体中,浆液能够与周边土体产生反应作用,如果土体的承载力较小,则会被逐渐压缩成为凸面,而如果土体的承载力较大,则会被逐渐压缩成为凹面,在这种情况下,接触面会形成凹凸面,而桩身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断增加,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该技术的实用性是比较强的。针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的,该技术可以在各种地质中可以使用,之前的时候,在挖孔灌注桩时,在泥浆护壁钻孔和冲孔时都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现在,在灌注桩工程中也广泛使用该项技术,而且,该技术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第二个优势是对于有效固化桩沉渣和泥皮等现象,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桩基的承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数据统计,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对于粗粒土来说,它的承载力可以增加50%-150%。同样,对于细粒土来说,它的承载力可以增加30%-70%,通过这些数据更可以充分的说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对于桩基的承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优势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够很好的降低成本,能够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注浆管制作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采用的注浆管,通常采用镀锌管或者无缝焊接管制作,注浆管的直径通常选用31mm或者26mm,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科学的选择管材和管径。一般状况下,注浆管的制作工艺包括三个方面:(1)制作注浆管上端的花管;(2)制作注浆管中间的直管;(3)制作注浆管上不的街头。注浆管上端的花管通常设计为梅花形,管径通常控制在6~8mm之间。当注浆管的花管制作完成之后,还应该用胶带、塑料膜、橡胶膜包裹严实,并采用铁丝进行加固,防止在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漏浆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和进程。

3.2注浆管安装

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钢筋笼的下放。在注浆管安装时,应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注浆管的底部应该比钢筋笼高出200~300mm,并且底部超出的部分要进行封堵。此外,还应在侧壁布置孔径为7mm或者8mm的梅花形孔,然后采用胶布对其进行缠绕与包装。

3.3注浆施工

指的是将能够固化的浆液灌注到裂缝或者是孔隙中,然后通过填充、滞缓、挤压等多种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在注浆施工中要严格注重注浆施工的顺序。当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基土属于软土的时候,灌注桩桩距不宜过近,否则会影响灌浆质量。所以,在注浆施工中要采取合适的间隔进行施工。进行第一次注浆时,应该在注浆前进行压水试验,确保注浆管没有堵塞,确保注浆初压力符合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初次注浆采用2~3级水压机逐步进行,并且要求有一定的压水时间以及压水量,其中压水压力应以注浆管疏通为标准。压水试验结束之后,借助高压泵以及预埋管将配置好的水泥浆液注入桩底。在初次注入时,要对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并记录注浆过程中灌注桩的上抬量。进行第二次注浆时,与第一次注浆一样,浆液应该先稀后稠。然后采用双液注浆机将已经配置好的水玻璃与浆液分别通过注浆管高压注入到孔底交融,将孔底封堵。封堵结束之后,应该撤离水玻璃注浆管,然后采用水泥净浆高压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控制灌注速度,当出气管有水泥浆冒出时,应采用阀门方式或者螺栓堵头将出气口密封,然后进行加压,直到恒压为6MPa为止。当注浆孔阀门紧闭时间在1h左右后,可以将高压泥浆泵的连接管路断开。注浆结束后,就是闭浆。也就是在注浆管底部采用机械封堵闭浆,通常,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闭浆时间为1~2d。

四、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控制措施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中的各项施工工序和施工数据参数进行检验监督。在注浆管进场时,首先应该对注浆管的长度、直径、气密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施工需要,然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注浆施工完成20d后,还应该对桩体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人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体,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施工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在施工全过程中,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应该加强监督,及时发现施工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改正。在注浆施工前,首先应该对灌浆孔进行检测。由于很多影响因素都会影响灌浆管的正常使用,因此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灌浆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进入灌浆孔,影响灌浆孔的正常使用,则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对此必须重点控制,确保灌浆孔的通顺性。与此同时,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会影响工作质量,因此还应该加强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并正确操作,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仔细检查,解决问题。

结束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项功能性很强的基础施工技术,在以后该技术肯定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那么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2011(28).

[2]雷钧.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1(17).

[3]代林,夏志强.浅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1(22).

[4]赵锡山,赵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