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龙剑峰

龙剑峰

万载县中医院(江西万载336100)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8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变手术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7.5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带胸管8d。术后病理:肺大疱15例,良性胸膜间皮瘤2例,炎性假瘤3例,支静脉瘘1例。随访平均7.7个月。结论电视胸腔镜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良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35-02

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我们对23例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处理胸科良性病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6—75岁,平均(57.5±2.3岁),体重45—86kg,平均(61±2.3)kg,血压200—110/105—60mmhg,平均(140±4/72±5)mmhg。

1.2方法: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肺通气,健侧卧位,适当前倾,肩下垫枕,手术床摇成折刀位以增加肋间隙宽度。胸腔镜套管切口位于第8肋间腋后线,长1.5cm,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做1.5cm切口为辅助操作孔,第5肋间腋前线做小切口长约4cm作为操作孔,此操作孔仅供进出器械和取出标本使用,无需放置开胸器,不牵开肋骨。所有操作过程均在胸腔镜下进行,不借助前侧小切口进行观察。根据病情需要应用。

1.2.1单肺大疱,从主操作孔用4号丝线推结器结扎肺大疱基底;

1.2.2巨大肺大疱:顺肺大疱基底下约0.5cm处用切割缝合器处理;

1.2.3周围性肺良性病变,则用切割缝合器楔形切除;

1.2.4胸膜间质瘤,则用电凝从基底部下0.5cm处从胸壁上摘除。术毕创面严密止血,麻醉师充分膨肺,置胸管,缝合切口各层。

2结果

本组23例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0ml,平均手术时间50min随访1—18个月,平均9个月,无复发。

3讨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胸外领域已经得到公认,取得了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的结果[1]。因此,胸外科医师逐渐尝试将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广泛应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或各种改良的小切口手术,都无一例外的需要使用开胸器,特别是小切口手术,为了获得足够的照明和较好的视野更需要过度的牵开肋骨,反而增加术后肋间神经的疼痛。电视胸腔镜手术操作时,操作者利用胸腔镜进行观察和操作,操作孔仅容器械进出及操作即可,无需牵开肋骨,这与其他各种各样的小切口手术有质的区别,同时皮肤切口更小,故病人术后疼痛更轻。这种微创还表现在术中过程平稳,对生理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拟比的微创优势,在很多肺部良性和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是一种很成熟的手术方式[2]。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不断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领域,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俊,姜冠潮.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8,6:145

[2]戈峰,李琦.基础胸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73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