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水资源综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大庆油田水资源综合利用

张迪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外围物业管理公司163000)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大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大庆要实现由生态大市向宜居城市跨越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水资源;大庆油田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大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大庆要实现由生态大市向宜居城市跨越的总体目标。

水资源方面,大庆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工业耗水量巨大。因此,大庆虽有“百湖之城”的美称,但水资源仍然极度紧张,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对此,大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资源环境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化学需氧量排放五年降低10%,氨氮排放五年降低10%等。

对于大庆油田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显得非常重要。水资源综合利用即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将整个区域的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规划,采用过程系统集成的原理和技术对整个水系统进行优化调度,设计出用以指导区域水资源各分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法律性文件,最终实现整个水系统的新鲜水耗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时减少,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和政策要求。该系统以“污废水资源化”、“雨水利用”、“景观环境水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医疗污水排向市政污水系统前的杀菌消毒”三大子系统为主体框架,并涉及若干分支。

一、项目内容

1、结合现状各小区的污水泵站与排水市政条件、热力站的位置关系,合理利用污水资源,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建设污水处理站。

在没有配套市政污水管网的小区设置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解决污水减排的问题,降低污水直排造成的环境风险。在有配套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小区,根据用水需求设置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解决中水利用的问题,缓解供水压力。对于已建污水处理厂在资金与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高处理标准,并进行回用系统的改造。将处理后的污水就近处理,就近回用。

2、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基础上,结合各小区实际中水用水情况、乘风湖与明湖的雨水排放口位置及规划水质目标,设置雨水调蓄与雨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3、依据乘风湖、明湖生态园的现状,通过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质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建立以乘风湖、明湖为中心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

4、依据现状医疗站点污水排放情况,通过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分别建立医疗污水处理站、在线投加杀菌消毒药品等措施进行处理。

二、项目完成指标

(1)采取梯级处理,分质供水的原则,缓解油田矿区规划范围内的供水压力,将2017年末的供水量由25万m3/d降至18万m3/d,日节约水资源10%-30%。

(2)中水回用率由0提高至40%,将生活污水处理后就近回用于小区绿化、道路浇洒、冲厕、景观水体补水与采暖系统的循环水补水等。

(3)利用雨水资源,利用率由0提高至10%-20%。

(4)保证乘风湖、明湖的地表环境水体一年四季有稳定的补水水源,水位稳定,免受季节影响而破坏生态公园的景观效果。

(5)提高乘风湖、明湖的地表环境水体质量至地表水Ⅲ类标准。

(6)对医疗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排入市政污水系统中的要求

三、前景

大庆油田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必须有合适的水质、足够的可利用的水量,并能在合适的时间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研究方案的实施,将大大缓解大庆油田的供排水压力,节约水资源,减少水中污染物的排量,改善油田矿区的环境质量,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保障,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也首次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章论述,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大庆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06-2020)说明书》

[2]《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实施

[5]《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56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

[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6月1日实施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3]《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