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村落改造与旅游文化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古村落改造与旅游文化融合

余杰来

广东南粤珑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28000

摘要:古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地方民族风情、文化,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许多古村落已经与现代社会出现极大脱节,对其进行改造势在必行。旅游是古村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改造过程中,如何使古村落与旅游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是一项值得探讨的内容,本文就对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古村落;改造;旅游文化;融合

近些年来,旅游经济发展迅猛,旅游消费不断提高,旅游景点改造也越来越多。古村落承载着许多历史内容,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建筑还是民族,都具有独特特点以及极大观赏价值,成为近些年来旅游的主要选择,如何在古村落改造中做好与旅游文化的结合,提高古村落旅游价值,成为当前古村落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理念,过于盲目

古村落的改造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会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比如原住民、游客已经经营者,而且与文化遗产保护也有密切联系,这就需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导,来保证改造的合理。但在实际中,许多古村落的改造都是盲目进行的,单纯的、片面地追求现代化或景观化,忽略了古村落本身的特点,对原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较低,甚至会严重破坏当地人文、生态环境,导致古村落开发走向错误的方向。

(二)缺少整体规划,开发混乱

古村落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旅游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兴起的,其时间相对较短,许多项目都是为了追逐经济热潮而设置的,对古村落的改造处于较急促的状态,如此以来,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或者是直接照搬其他项目设计方案,并不符合古村落的真实情况,导致布局不够合理,本身缺乏足够特点,开发混乱无序,难以真正突出古村落与其他旅游景观的差异,降低古村落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减弱,不利于长期发展。

(三)缺乏主动意识,服务较差

古村落居民以及地方政府是古村落旅游的主要受益者,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古村落改造中,但由于思想观念、经济理念等各方面原因,其并没有认识到此点,主动意识较为薄弱,具体体现有:依赖思想严重、等靠政策或拨款等,古村落改造的过程受到阻碍,进度缓慢,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十分有限,古村落的文化资产保护和挖过工作也较为滞后[1]。

(四)缺乏统筹协调,进度受阻

古村落作为居民共同居住生活的场所,涉及的产业也是十分之多的,比如农业、手工业、林业、水利,有多个相关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好部门间的协调,才能保障改造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责权的不明确,加上历史变迁遗留的因素,导致古村落住宅、土地产权存在问题,旅游改造的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纠纷,妨碍古村落改造的正常进行。

二、古村落改造与旅游文化的融合措施

(一)做好科学规划

对于古村落旅游而言,其与普通自然景观最大的区别就是独有的历史文化沉淀,古村落原生态的东西才是最吸引游客的,比如古建筑、民俗风情以及风水文化等等,所以,在古村落改造中,要从原生态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规划。

为此,在对古村落改造中,需要先对古村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收集各方面资料,对古村落的遗产进行分层和活化处理,使遗产资源在保持原有传承基础上,兼具旅游产品特性,增强吸引力,减少对古村落的破坏。具体来说,对于古村落中特色建筑,要完整保护,尽量减少现代元素的使用;对于古建筑,需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定期修缮,保持原有历史性、传承性;对于戏台、住宅等,可以采取小规模休整,使其与古村落改造整体保持统一;如果建筑毁坏严重,可以在尽量保留原貌的同时,按照现代生活需求、方式进行适当改造,以满足居民、游客需要[2]。

(二)重视文化保护

文化内涵是古村落最为关键的特点,在对古村落改造中,应当始终以文化保护为基础,在不破坏文化原真性、完整性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旅游改造。在改造时,为保护古村落文化,需要进行适当引导调控,通过制定地方法规、行为准则、旅游手册等方式,对经营者、游客以及原住民等相关群体行为进行限制,禁止其破坏文化的行为,大力发展符合古村落文化特色的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链,在为旅客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同时,加深古村落的文化烙印,增强文化活力和延续性。

(三)加强文化发掘

在古村落开发与旅游文化融合中,最主要的就是开发古村落特有的文化,使其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形成旅游文化,具体来说,古村落可以挖掘的文化主要有:

一是建筑文化,建筑是每个古村落不可或缺的组成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生活习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居住习惯是有着极大差异的,体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建筑式样、布局,有着独特的魅力,具有极大发掘价值。在发掘中,既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又要做好建筑的保护,对建筑进行复原,提高建筑可观赏性,加深游客对建筑的印象,增强建筑文化的传播,使古村落的特色建筑能够长久流传下去。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村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长久流传下来的古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自身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手工艺品、祭祀、歌舞以及各种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也很容易引起游客观赏、了解的兴趣。因此,可以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开发成旅游休闲活动,给予游客参与到其中体会的机会,让游客更深的感受到古村落文化,提升文化传播度。

三是风水文化,风水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内容,是古村落建设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就是自然与和谐,不同古村落其风水布局各不相同,加强对此方面的利用,开发风水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古村落的特色性,也有助于游客在旅游休闲过程中学的更多知识,增强旅游文化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旅游开发是古村落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古村落的长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改造古村落过程中,要使古村落的特点与旅游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在尽量保护原有古村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提高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为古村落价值实现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刘家明,柴达.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5,09:189-194.

[2]庄伟光,林平凡.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广东为例[J].企业经济,2014,07:119-123.

[3]唐艳,吉世虎.邢台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