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赵立军徐丽孟洋于佳丽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161005

摘要:目的:对比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实施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随机分作两组,A组40例修复后予以角度基台,B组40例修复后予以直角基台,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P>0.05;修复后6个月,B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是(10.52±2.35),较A组的(9.23±2.17)高P<0.05。结论: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直角基台美学效果较角度基台优越。

关键词:上颌前牙;种植修复;角度基台;直角基台;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inicaleffectsofangleabutmentandrightabutmentafterimplantationofmaxillaryanteriorteeth.Methods:80patientswithmaxillaryanteriorteethimplan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8toJanuary2019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40patientsingroupAweretreatedwithangleabutmentafterrestorationand40patientsingroupBweretreatedwithrightangleabutmentafterrestoration.Result:TheretentionrateandcomplicationrateofimplantsintwogroupswereallP>0.05.Sixmonthsafterrepair,theredaestheticindexofBsofttissuewas(10.52+2.35),whichwashigherthanthatofAgroup(9.23+2.17),P<0.05.CONCLUSION:Theretentionrateandcomplicationrateoftheangleabutmentaftermaxillaryanteriorteethimplantrestorationaresimilartothatoftherightabutment,buttheaestheticeffectoftherightabutmentissuperiortothatoftheangleabutment.

[Keywords]Maxillaryanteriorteeth;Implantprosthesis;Angularabutment;Rightabutment;Curativeeffect

上颌前牙缺失是常见口腔问题之一,不但可对牙齿功能、语言功能造成影响,而且可影响整体的口腔及面部美观度[1]。当前,对于上颌前牙缺失者,临床上多会选择通过种植修复进行处理,可有效修复前牙缺失问题,但在牙槽骨、轴向力等因素影响下,种植的前牙理想难以达到[2]。对此,临床上多会选择角度基台进行处理,可使大量植骨得以避免,但可能会有相关并发症出现。此次研究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实施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随机分作两组,修复后分别予以角度基台、直角基台,旨在进一步对比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的临床疗效,现报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此次病例均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实施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共80例,入选患者上颌前牙修复均已完成,并已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精神障碍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已经排除。随机分作两组:A组40例,性别:男17例(42.50%),女23例(57.50%);年龄:20~35岁,平均(27.51±3.46)岁;种植体共46颗,其中,27颗为上颌中切牙,12颗为上颌侧切牙,7颗为上颌尖牙。B组40例,性别:男18例(45.00%),女22例(55.00%);年龄:20~36岁,平均(28.10±3.39)岁;种植体共45颗,其中,26颗为上颌中切牙,11颗为上颌侧切牙,8颗为上颌尖牙。此次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批,且入选患者年龄、性别、种植体数量比较P>0.05,可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常规展开前牙修复,完成修复后,A组于角度基台上对上部修复体进行制作,其中18例为0°基台,12例为15°基台,10例为20°基台;B组于直角基台上对上部修复体进行制作。修复完成后,两组均展开6个月随访。

1.3观察指标

(1)种植体存留率。对两组种植体松动脱落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寿命表法对累积存留率进行计算。(2)并发症。统计两组修复体松动、种植体折断、基台折断、修复体折断、修复体崩瓷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pinkestheticscore,PES)[3]。义齿初戴后30min、修复后6个月,予以两组PES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种植体存留率

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对比P>0.05,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上颌前牙种植修复逐渐被应用于前牙缺损治疗中,种植修复是否成功主要受牙槽骨方向、角度问题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上而言,种植体应平行于邻近牙或植体,以便于能够适应所受轴向力。但在实际情况中,前牙缺损会直接导致牙槽骨吸收,致使修复种植体难以成功到达理想位置。基于此,角度基台、直角基台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前牙种植体修复中,可对唇颊侧植骨进行预防,使手术时间缩短,并减少相关费用。

在具体应用中,角度基台、直角基台应用于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的疗效、并发症存在一定争议。相关研究表明,通过角度基台对上颌前牙进行种植修复时,角度基台连接种植体处应力集中,角度增大后,连接处锥度增厚,应力集中、过大均会致使种植材料中有疲劳裂纹产生,进而引发折断[4]。本次研究分别予以两组上颌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角度基台、直角基台,结果显示,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P>0.05,与刘红红[5]等人的研究相似,提示,角度基台、直角基台应用于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PES是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美观度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中,修复后6个月,B组PES是(10.52±2.35),较A组的(9.23±2.17)高P<0.05,相似于刘世员[6]等人的研究,提示,在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相较于角度基台,直角基台美学效果更为优越。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应用角度基台时,种植体经过唇倾时,唇侧骨壁相对较薄,骨吸收速度延缓,可致使种植体出现颈部暴露,进而影响美学效果。除此以外,角度基台有角度问题存在,可致使正常牙龈袖口形成的难度增大,导致牙龈组织退缩,降低修复美观度,而直角基台不存在此类问题,可进一步提升种植修复后的美观度。

综上所述,上颌前牙种植修复后应用角度基台与直角基台疗效、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直角基台美学效果较角度基台优越。

参考文献:

[1]李树朝.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在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7,31(3):58-60.

[2]陈建维.种植体不同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单个前牙种植修复美学的影响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36-37.

[3]李涛,吴凯南,李琳,等.改良方法制作过渡义齿在牙种植美学修复软组织成形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27(2):116-120.

[4]施斌,曾浩.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35(2):124-126.

[5]刘红红,张志宏.直基台与角度基台修复前牙区种植义齿短期临床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18,40(6):625-626.

[6]刘世员.不同角度基台Straumann种植系统行前牙种植修复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1):36-39.

基金项目:计划编号SFZD-20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