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运维差异黄校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谈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运维差异黄校卫

黄校卫曹宜安孙静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应用日益广泛。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上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在智能变电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逐步克服了各类难题。文章基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状况,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概念和运行维护的主要特点,将其与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然后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运维维护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日益增高,智能变电站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其能够大幅解放人类劳动,在能源日益紧缺的现代社会中,已成为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1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背景介绍

1.1智能变电站概述

所谓智能变电站,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电力网络内部变电站间信息传达、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接收,为变电站信息传输带来便利,并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辅助控制技术,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种电力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构建的组织和部署规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智能变电站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实现和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和普及。

1.2常规变电站

常规变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主要由问隔层和站控层构成。在实践中,由于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建模,信息标准呈现出奎样化的特点,接口多样且兼容性差,同时,常规变电站综合匡动化软件版本比较多,而且存在保护、监控、计量和远动等奎个网络。常规变电站的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带数据库的远动作站、操作员站和五防主机等。问隔层设备主要包括测控、仁护和IBD等二次设备。此外,常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主要基于电磁型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应用。系统中各设备之问是才互独立的,且功能较为分散,整体协调机制、功能优化机制售难以落实,以至于信息输入难以实现共享,进而限制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2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2.1连接介质的变化带来了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媒介转变为光缆或双绞线,相应的运行维护时的装置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保护功能压板投退发生了调整,常规的保护功能“硬压板”转变为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的“软压板”。在投退保护装置操作上,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后台监控系统上进行计算机操作就能够完成全部工作,不在需要进行保护屏上的作业。

2.2开关跳合ICJ压板投退和GPRS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较之于常规变电站,其主要差异在于将跳ICJ,合ICJ压板结构简化为软件操作系统,因此也可在后台实现开关跳ICJ、合ICJ操作。智能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可根据后台监控进行实时跳、合ICJ操作。在智能变电站中,所有开关保护装置的跳、合ICJ都在智能控制装置中,都可以通过后台实现智能控制。同时,GPRS在两种变电站中的作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将GPRS应用于常规变电站中,可以确保变电站各种操作时问的统一性,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找出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GPRS可以保证变电站内部的时问同步,实现了数字信号的有效保护,在故障问题的发现、处理层面上,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将GPRS技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还可以实现区域变电站问的信息传涕,从而发挥开关跳合ICJ压板投退和GPRS的作用进行调度。

2.3保护功能压板投退、检修压板的作用

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主要采用“硬压板”方式进行,能够对变电站的后台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从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发现,此种保护方式需要在后台界面上进行、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软压板”方式实现运行维护,通过此种方式的运用,操作人员仅需要在后台通过屏幕控制台进行相关操作即可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变电站远程控制与无人值班的目标、此外,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还存在检修压板作用层面的差异,例如常规变电站检修板的主要作用在于故障信息的检测,以避免故障信息干扰变电站的站控层,更好的排除故障问题。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板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层,即为保护检修设备不出现故障或错误操作,以避免电闻误操作现象。当处于检修状态的压板恢复应用之后,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还能够进行较为显著的标记,在检修板的正、反面印上“检修”字样.为装置与设备的提取提供便利[1]。

2.4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装置的影响扩大

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数据被保护装置共享,因此在智能终端采集的开关、刀闸信息在GOOSE网络中共享测控装置、保护单元、合并单元。一旦这些装置发生了故障,整个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就会同时反映,因此信息传递的便捷也带来了准确性对于保护装置影响的改变。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2]。

2.5改变设备验收、巡视方式与重点

相比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变电站之间的SCD配置文件实现二次回路,可确保合法检测过程中内、外描述的数据模型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厂内联合调制,并且还要有效安装系统集成设备,优化配置相关文件,如果调试工作己经在项目中完成,并且完成了多数任务量,可实现变电站工作量的最优化目标,同时,通过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常规变电站二次巡视的重点,即为通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网络化,可实现设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例如某智能变电站中某合并单元收集的电压与电流信息数据,可同时被母线保护、主线保护与测控设备共享、对于智能变电站中收集信息,还可通过GOOSE网络与测控保护设备、合并单元共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故障问题,并且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时,可以一次设备故障问题处理方式解决[3]。

2.6监控系统软压板包括功能不同

倒闸操作过程中,在操作保护压板时,常规变电站均为操作相应保护装置硬压板。而智能变电站设置监控系统软压板包括功能投退软压板、GOOSE软压板、测控功能软压板、SV接收软压板及其它软压板操作时,在监控后台完成相应软压板的操作。同时具有软压板和硬压板的,软压板与硬压板逻辑上构成串联“与”的关系。两个压板均投入,对应功能或出口才能投入。正常运行时操作软压板,操作更为简便,降低运维人员操作风险,实现了电力行业的良好发展[4]。

总结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世界发展方向,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的电力发展,也随之进步。集合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被广泛使用。作为变电站运维人员,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还应该将其与传统常规变电站运维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国家建设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王艳,尹自力.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运维差异[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4)::62-65.

[2]刘吉昀.浅谈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运维差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188.

[3]陆超.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日常维护的差异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132-133.

[4]邓子良.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科技与创新,2014(2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