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企业环境监理应用实践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电镀企业环境监理应用实践浅析

俞雯雯1王伟锋2

1宁波浙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

2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对电镀企业环境监理实际开展情况,根据电镀企业产污特点及治理情况,主要对电镀企业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处置三方面环境监理工作要点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镀企业;环境监理;要点分析

电镀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的典型代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若处置不当,对周边环境极易产生污染,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本文结合笔者对电镀企业环境监理实际开展情况,根据电镀企业产污特点及治理情况,主要对电镀企业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处置这三方面阐述环境监理工作。

1废气治理

电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酸雾,包括氰化氢、铬酸雾、综合酸雾(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

电镀废气治理首先应从源头的收集方式抓起,为有效收集电镀线废气,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电镀线废气收集要求采用镀槽集气罩捕集+电镀线封闭(或U形封闭),集气罩的设置采用侧吸加顶吸罩等捕集方式。

(1)氰化氢

氰化氢废气一般在镀金、镀银及镀铜(碱铜)电镀工艺中产生。含氰废气须单独收集,先经氧化剂破氰处理,再经二级碱液喷淋处理。破氰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为不完全氧化将氰氧化成氰酸盐,第二阶段为完全氧化阶段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各级废气处理塔均需采用填料塔结构,提高气液接触机率。氰化氢废气经破氰、中和后,尾气须经不低于25m高的排气筒排放。净化效率可达95%以上。

(2)铬酸雾

铬酸雾一般铬酐使用过程中产生,目前要求使用无铬或低铬工艺所取代。

铬酸雾经单独收集后送入网格式铬酸废气净化回收器,废气经过第一层网格过程中,铬雾被分散后经过填料,使其相互碰撞、吸附,再经过第二层网格时在重力作用下,细小铬雾滴附在网格表面,并不断凝聚变大,最后从网格上降落下来,收集的铬酸回用于生产。尾气须经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净化效率可达95%以上。

(3)综合酸雾(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等)

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等综合酸雾收集后需经多级碱液喷淋吸收处理,其中硝酸雾还需经还原剂还原处理,避免“黄龙”现场产生。

各废气处理塔结构基本相同,塔体采用PP材质,塔内一般设置2层Ø25高流环球为填料,填充堆积厚度每层为200mm,共设2层喷淋头。废气后由塔底进入,与喷淋液逆向接触,通过第一次喷淋的吸收液接触反应,吸收不完全的废气继续向上流动至第二次喷淋吸收,净化后废气高空排放。废气塔示意图见下图。

根据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废气中氰化氢、铬酸雾、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浓度最大值均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2废水治理

电镀废水主要包括脱脂废水、电镀废水以及车间地面冲洗水、废气处理设施废水等。由于电镀废水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为有效处理电镀废水,确保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相关要求。必须在源头电镀线排水端做好废水的分类收集,以及后续的分质处理。电镀废水一般分为含油废水、含铬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及综合废水6路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工艺为各路废水经混凝沉淀预处理后,再经生化处理,出水部分排放,部分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水回用率50%以上)。以某电镀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例,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根据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废水总排口中各污染物浓度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3固废处置

电镀企业固体废物主要有:镀槽槽渣、污水站污泥、废滤芯、废包装材料及生活垃圾。其中,镀槽槽渣、污水站污泥、废滤芯及废包装材料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厂内需要设置固体废物暂存场所,各类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并设明显标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各类危险废物应设置规范的包装容器,其中电镀污泥应使用吨袋包装。贮存仓库应设置企业内部视频监控,做到3个月内可追溯。确保各固体废物得到合法、妥善处置。

4结语

环境监理通过对电镀企业废气、废水、固废这三方面污染产生情况的调查及相应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的核查,使重污染行业也能得到绿色健康发展。从而为我省“五水共治”、“剿灭劣五类水”等战役作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世义.工程环境监理基础与实务.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10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12

[4]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10

[5]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2007.02

[6]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宁波市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深度治理方案的通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