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问题学生徐成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3

浅谈如何转化问题学生徐成华

徐成华

徐成华(广西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广西苍梧543100)

摘要:转化“问题学生”一直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抓住了“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在转化时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心中要充满爱;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并且对学生充满期待;严格要求,善意批评;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严肃校纪,加强规范管理。做到了这些,问题学生的转化就很容易解决了。

关键词:原因爱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70-02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总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班主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或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宽容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班主任应该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批评;多一分关怀,少一分惩罚。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一直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要求“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面向一切学生的发展就要求,无论是作为学校还是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而且要关注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教育好学生,使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关注农村初中问题学生非常重要。

一、问题学生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问题学生”的研究很多,分别阐述了“问题学生”的概念。杨文凤(2009)、张成(2010)等学者对问题学生的界定相似,他们认为,“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并且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倪高武(2006)研究认为,“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品德行为偏常、上课捣乱、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等,或是与成年人的要求产生冲突(如非正常交往、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等),对学习无兴趣、无目的、态度恶劣、懒惰,甚至经常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其中,有的人对正面教育持较强烈的抗拒和逆反心理”。

虽然国内对“问题学生”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会发现研究的共同点,即所谓的初中“问题学生”是指:在外界不良环境因素作用和刺激下,某些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有别于正常学生,轻者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重者则品行不端,危害家庭、学校和社会。

二、农村初中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社会不良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农村,相对于很多城市地区,其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农村的很多地区,不够重视教育,为学生没有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没有城市的图书馆或大书店,学生没有形成看书学习的良好氛围,相反学校附近反而有很多网吧,这些网吧没有严格按照青少年不能入内的规定,导致很多学生在网吧打游戏,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有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农村的很多家长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认为读大学没有用。这样一些学生容易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学习没有动力,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鬼混,经常逃学、打架斗殴,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等,学生长期的这些行为导致学生成了老师、同学、家长眼中的“问题学生”。

(二)学校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发生了转变,但是,在农村,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仍然很单一,他们只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成绩比较低,最主要的是教师以成绩论英雄,学生成绩不好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差生、学生自尊没有得到满足,得不到老师的尊重,以及受学生的歧视甚至是排斥,他们有的就形成自卑心理,导致更加厌学,有的则自暴自弃,通过上课捣乱引起同学的注意,有的干脆逃学,找社会上的同伴,上网寻找满足感。

教师在对待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表现在对他们缺乏信心。很多教师反应,对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真是拿那些学生没办法,认为他们无药可救,有的教师会对这类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些教师则在处理这类学生时,表现的方式是简单粗暴,经常训斥他们,对他们责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这类学生进行说教,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但没有对他们有很好的教育,反而使很多学生更加堕落,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也受外界的影响,最终可能会使这个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或一生就碌碌无为。

(三)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到城市打工,造成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由爷爷奶奶管教,爷爷奶奶,对学生是隔代教育,他们对于学生过度的溺爱,造成很多学生目中无人,上课捣乱,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纪律。有些家庭父母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感觉父母不理解他,经常感觉很孤独,因此,他们就喜欢结交同龄的伙伴,但是由于初中生初入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有的不能很好地判断是非,结交一些不良少年,不思进取,导致学业、行为偏差。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对待孩子的方式也简单粗暴,当学生不听话时,对他们暴打,导致有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她的同伴,这就形成了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身体、心理、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发育的特点是:富有进取心、但意志薄弱,自主调控能力还比较差,他们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或学习基础差,他们也很想努力学习得到家长和老师同学的认可,但是由于意志力薄弱,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如上网、看电视等,总之不能坚持学习;他们热情奔放,但情绪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两极性,有的学生容易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来,有的脾气暴躁,处理人际关系时,经常对别人破口大骂甚至打架;他们思维敏捷,但在个别问题上会走极端,固执己见;好胜心强,但耐挫能力差;往往因学习成绩差教师或家长对其的评价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初中生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和尊重,他们重视自己在家庭和班级中的地位,因此,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他们容易通过简单鲁莽的行为为他们的地位维护,有的学生在家里就和父母大吵大闹,有的在班级中通过捣乱等以显示自己的霸王地位。

三、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乡镇政府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乡镇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让家长、教师、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政府要支持学校周围的书店,让学生形成看书的习惯。其次,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坚决取缔黑网络,提高网吧老板自身素质,制止学生进入网吧。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影响学生学习。最后,认真清查校园周围的书刊,音像店,杜绝黄色、暴力文化产品进入学生视线。总之,每个人都要尽自己一份力,这样问题学生就少了生存的土壤,问题学生数量就会减少。

(二)学校担负起教育“问题学生”的主要责任

1.学校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秀的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如参加一些国培课程,首先,可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就不会仅仅靠成绩来评价学生,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也会用科学的管教方式,教师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问题学生的数量。其次,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会轻松的接受知识,这样学生不会觉得学习无聊,这样会较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2.班主任要认识到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性。

班主任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具有丰富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班主任要做到: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个别谈心法,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聊天,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找到一些合适的教育契机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当然不能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或简单的说教,可以通过名人的例子或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目。其次,班主任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可以根据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担当重任,如有的问题学生虽然有上课喜欢捣乱,但是他们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那么班主任可以让他们当纪律文员,通过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满足他们在同学跟前当英雄的心理,然后教育学生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3.教师抓住课堂教育,对问题学生多些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讲学习方法,这样不仅对问题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都有帮助,这样学生的学习轻松,学习成绩容易提高,问题学生相对就会减少。同时教师要对那些问题学生多一些关注,如经常让他们上课参与讨论,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在课堂上表扬他们。

(三)家庭尽职尽责

家长要认识到很多问题学生的形成,是由于家庭的不当教育造成的,因此家长要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不让学生留守的最好,不要把问题学生的教育留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管教,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过度溺爱孩子;家长要加强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学习一些教育知识,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多和孩子沟通,沟通时,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其次,要注意沟通技巧,了解学生的需要,最后,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耐心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改变,因此,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变还要靠问题学生自身,问题学生通过和教师、家长的沟通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经常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培养自信心,树立远大志向,学会克服自己的惰性,努力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会宣泄情绪,如找朋友聊天,写日子、运动和教师、家长沟通等;学会选择朋友,要交那些对自己学习、品德等有提高的朋友,交那些积极乐观的朋友,这样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或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善于观察,发现亮点,展示自我。

“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一个学科中取得好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有时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扬长避短,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问题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氛围。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问题学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相对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相应的的作业让他们做,有时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目也让他们进行尝试。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周全的题目、回答不了的问题,“问题学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或类似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这样,创造机会,让“问题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

总之,要转化问题学生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分别提出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在这四个因素方面学校起着主导作用,学校要做到联系家庭和社会,为问题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学校要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从而减少问题学生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倪高武.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2]潘世红.家庭因素对贫困县问题学生形成影响的调查报告[J],2010,(2).

[3]茹红忠.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矫正策略[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张建安.大众教育背景下高职“问题学生”的类型与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黄光明.初中“问题学生”现象浅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

[6]薛洁.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5,(3).

[7]王成全,董奇,张红川,赵希斌.初中生多重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

[8]杨敦宏.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