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经验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经验谈

杨昌科

(简阳市精神病医院四川成都641405)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1例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使用西医治疗,对照组26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中西药结合对比单一治疗方式效果更佳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痊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术后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50-01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术后部分患者在近期或远期会出现消化不良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表现由于进食量少、消化吸收效果差,从而导致患者体重异常减轻,身体各项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分析其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1例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25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6.3±9.8)岁,胆囊切除术患者14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患者7例,胆囊切除加胆管空肠吻合术4例,中医辨证分型[3],肝胃不和型患者8例,湿热蕴脾型患者11例,寒湿困脾型患者6例;对照组26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46.9±10.1)岁,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患者6例,胆囊切除加胆管空肠吻合术5例,中医辨证分型,肝胃不和型患者6例,湿热蕴皮型患者13例,寒湿困脾型患者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具有腚腹胀满、上腹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舌淡苔白腻、脉灀缓等症状。

1.2方法

观察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多酶片(每天3次,每次0.2g)+雷尼替丁(每天2次,每次150mg)+吗丁啉(每天3次,每次10mg)。便秘者在此基础+果导片(每天3次,每次0.3g),腹泻者在此基础+次碳酸铋(每天3次,饭前30分钟口服0.6g),疗程1周;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基础方:(1)治疗肝胃不和型基础方,当归10g,白芍15g,柴胡10g,枳实6g,瓜蒌10g,薤白10g,半夏10g,陈皮5g,甘草3g,蒲公英10g,煅瓦楞10g;(2)治疗温热蕴脾型基础方,防风9g,芥穗9g,薄荷6g,连翘12g,焦栀9g,黄9g,生石膏9g,白术9g,白芍6g,当归9g,滑石9g,苡仁12g,甘草6g;(3)治疗寒湿困脾型患者,黄芪15g,芍药20g,桂枝10g,灸甘草6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30g。均水煎服,每天1剂,疗程一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后,显效:腚腹胀满、上腹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等症状消失,饮食量正常,便秘者排便正常,1~2天1次,大便不干燥腹泻者排便正常,1天不超过2次且大便成形;有效:腚腹胀满、上腹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等症状明显缓解,饮食量有所增加,便秘者排便2~3天1次,大便软化,腹泻者排便1天不超过3次且大便成形;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腚腹胀满、上腹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中5例(20.0%)无效,对照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3.8%)无效,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消化不良是胆囊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胆囊炎胆结石病期较长,术前多合并有胆汁反流性胃炎或胆源性胰腺炎,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进而出现腚腹胀满、上腹隐痛、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腹泻等症状,由于胆囊浓缩胆汁缺失,原胆汁直接进入肠道,改变肠道正常酸碱度,因此上述症状在术后并不会消失,消化不良症状反而加重[4]。

西医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主要采用助消化、改善胃肠动力相关药物治疗,但疗效不能起到理想疗效。中医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基本方,主要针对由于胆囊炎切除后肝气未疏散,进而横逆范胃克脾,胃不能腐熟食物,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的消化不良,通过中药进行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调和胃脾。本次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单一的治疗方式疗效更加有效,两种药物优势互补,进而较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中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方法调解脾胃,联合西药助消化、改善胃肠动力,在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症状中,疗效显著,有效缓解了症状,提高治疗率,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选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02(21):88-90.

[2]张海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6,05(09):102-104.

[3]贾茸茸.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6,31(15):66-67.

[4]张燕红.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3(25):5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