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及疾病活动度在服用坚骨胶囊后的疗效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及疾病活动度在服用坚骨胶囊后的疗效观

孙凤艳1冯红卫2

孙凤艳1冯红卫2

(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沧州061001)

(2.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目的:对坚骨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及疾病活动度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本文一般治疗均来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坚骨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质疏松与疾病活动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8%,对照组是50%,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疾病活动度与骨密度方面的差异性极为显著(P<0.05)。结论: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关键词】坚骨胶囊;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疾病活动度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16-02

强直性脊柱炎[1](AS)是我国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脊柱骨突、外周关节受累、骶髂关节、脊柱附近软组织受累等为主要病变,少数患者出现关节外的表现。骨质疏松[2]属于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中多发的一种并发症,能够造成患者的脊柱骨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损害,减小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笔者所选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救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两组开展探究活动,以对坚骨胶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及疾病活动度的疗效观察进行探讨,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探究活动所使用的临床资料是2011年1月—2013年12月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满足《纽约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中的要求。纳入研究对象均已排除药物过敏、过敏体质、妊娠期、哺乳期、关节畸形、脊柱畸形、活动障碍、脑、肾、肝、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造血系统疾病、风湿病等疾病患者。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从小到大是14—50岁,平均是(22.9±6.1)岁,病程是6个月—21年,平均是(4.2±0.8)年;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最高是54岁,最小是16岁,平均是(23.7±6.3)岁,病程在7个月—20年之间,平均是(4.8±1.2)年,将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观察组相比较,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有可比性。100例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的知情同意书,且已通过医院委员会的审核通过。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柳氮磺吡啶片(生产企业:Pharmacia&UpjohnSverigeAB;国药准字:20000175),剂量是1.0g/d,2次/d,口服,再给予患者塞来昔布胶囊(生产企业:波多黎各PfizerLimited;注册证号:H20120355),剂量是0.2g/次,2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坚骨胶囊(医院自制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剂量是1.75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1个疗程包括4周。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质疏松、临床治疗效果与疾病活动度等进行观察与详细记录。

1.4疗效评判标准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上升超过2%,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增加1—2%之间,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上升低于1%,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通过软件版本为SPSS13.0的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通过标准差形式()表示,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比率%表示,完成X?检验,P<0.05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很大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一:

3讨论

截止到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未能明确,与病毒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3]。现阶段,我国多使用化学药物与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但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与胃肠道,中断临床治疗;生物制剂的临床费用较高,无法推广使用[4]。

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肾痹、骨痹的范畴,主要受到风寒湿热、阳气不足、脊柱僵曲、骨损筋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重视祛风散寒、补肾通督、除湿等治疗。坚骨胶囊以黄芪、制川乌、三七、红花等为主要成分,其中黄芪具备补气益肾强督的作用;制川乌具备辛热温经、止痛的作用;三七具备祛寒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散寒祛瘀、补气益肾、强督壮骨的作用[5]。

本次研究活动中,笔者选用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研究活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8%,对照组是50%,差异性显著(P<0.05)。且极大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与骨密度,与王岩[6]等的探究结果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与骨密度。

参考文献:

[1]平利峰,卢伟伟,冯红卫等.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8-40.

[2]翟佳羽,吕青,赵敏菁等.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42-54.

[3]余武,李敬会,余国英等.鲑鱼降钙素针剂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高龄男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9):1322-1323.

[4]杜旭娜,李晏,张胜利等.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判断的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3):206-209.

[5]林滇恬,李晓琳,齐晨越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27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19-21.

[6]王岩,张雪芳,李杰等.强直性脊柱炎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5):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