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分析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感染

刘云

刘云(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江苏沛县221600)

【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沛县人民医院诊治手足口病疫情的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诊治手足口病患儿疫情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814例,男性546例,女性268例,男女性别之比2.04:1;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占92.38%;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80.96%;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0.93%。结论手足口病以0~4岁散居儿童为重点发病人群,应加强做好该类人群的预检分诊、规范诊治流程,做好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感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婴幼儿发病为主,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隐性感染率高;大多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为主要症状。2008年5月纳入我国法定传染病丙类管理后,其防控工作更受到社会的重视[1]。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现对我院2011年诊治的814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疫情分析。

1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为我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填报的手足口病传染病报告卡与我科网络直报的信息、其他相关统计信息。

1.2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江苏省《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的标准。

2结果

2.1发病概况2011年我院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814例,其中男性患儿546例(占67.08%),女性患儿268例(占32.92%),男女之比2.04:1;均治愈出院。

2.2地区分布全县15个乡镇均有发病,累计发病人数前三位的分别是县城区(286)、大屯镇(186)例、鹿楼镇(129)例。其他乡镇报告病例数213例,占全县报告病例数的26.17%。

2.3时间分布2011年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主要集中于3~6月份。见表1。

表12011年诊治手足口病患儿的月份分布构成比(%)

2.4人群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共752例,占全部病例的92.38%,6岁以下年龄组报告发病数急剧下降;其中男性患儿546例,女性患儿268例,见表2。

表22011年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段与性别构成比(%)

2.5职业分布发病人群以幼儿为主,散居儿童最多496例,占总病例的60.93%;其次是托幼儿童293例,占36.00%;学生仅占3.07%。

3讨论

3.1流行特征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6月份为发病高峰,总诊治病人数659例,占全年手足口病总诊治例数的80.96%,与其它市报告相一致[2]。这可能与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有关[3]。发病年龄尤以1~4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且男童高于女童,这可能与男童的卫生习惯较女童差,群体活跃程度大于女孩,容易发生感染有关。地区分布:镇区发病人数相对较多,可能与人口居住密集、人流量较大有关。

3.2防控对策针对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院内感染,保护易感人群。特制定如下防控措施。

3.2.1加强领导我院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严格履行职责,不定期对相关科室与部门进行检查与督导。制定手足口病管理应急预案,各方大力支持,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3.2.2规范诊治流程: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与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规范。在门诊大厅设置发热预检分诊处,张贴手足口病患儿就诊流程图,加强对0~4岁就诊儿童的分诊,做到正确合理的分诊。

3.2.3加强宣传与培训:对全院工作人员分批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在宣传栏张贴宣传图片、病区发放手足口病知识卡片、口头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知识宣传。

3.2.4加强消毒与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增加消毒频次。做好手卫生: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传播,应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洗手条件,在手足口病诊治小区与住院区域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巾和快速手消毒剂,并张贴六步洗手法彩图。

3.2.5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加强个人防护,科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在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再实施接触隔离,规范操作规程。

3.2.6做好监督与管理发挥院感委员会、医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感控小组三级网络的职能作用,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联合疾控中心认真做好疫情监测与分析,预测其流行趋势。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本病的大面积暴发流行,有效保护易感人群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波,李亚勇.化州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2):2814-2816.

[2]邓凌霄,王国强.2009年溧阳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杂志,2011,22(1):28-29.

[3]刘海蓉,高美英,王剑君.银川市金凤区250例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治,2009,25(3):209-210.

[4]吴家兵,方益荣,王建军,等.安徽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