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作用研究

/ 3

湿润烧伤膏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作用研究

贺红斌潘松林通讯作者齐静静马文学刘涛官兵

贺红斌潘松林通讯作者齐静静马文学刘涛官兵谢元春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6例,术后分别予以湿润烧伤膏和磺胺粉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患者术腔分泌物量、换药次数、肉芽生长和上皮愈合情况、愈合时间以及用药过程中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等,评估湿润烧伤膏对术后术腔恢复的疗效。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组较磺胺粉对照组,止疼效果明显增强(P=0.022),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09),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2),而瘢痕增生率也明显降低(P=0.001)。结论:湿润烧伤膏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术腔疤痕形成,能有效促进术腔创面上皮化,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乳突根治术;胆脂瘤型中耳炎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050-02

TheeffectofMEBOonepithelializationinpatientsaftermastoidectomy

【Abstract】Objectives:Toinvestigatetheroleofmoistexposedburnointment(MEBO)aftersurgeryepithelizationofopenmastoidectomy.Methods:35casesofcholesteatoma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andcontrolgroup.19caseswereenrolledinMEBOtreatmentgroupand16incontrolgroup,dealwithsulfapowdertreatment.Statisticsandanalysistheamountofsecretionsinpatientswithsurgicalcavity,frequencyofdressingchange,thegrowthofgranulationandsystemicreactions.EvaluatetheefficacyofMEBOonthesurgicalcavityafterrecovery.Results:ThewoundhealingtimeinMEBOgroupislessthancontrolgroup.Besides,MEBOgrouphasabetterepithelialhealingandlessscarring.Conclusions:MEBOcanreducescarringinsurgicalcavityandreducethefrequencyofdressingchange.Moreover,MEBOpromotedwoundepithelializationandwoundhealing.

【Keywords】MEBO;mastoidectomy;chronicotitismediawithcholesteatoma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乳突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常规手术方法,然而部分患者存在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较长,创面易感染,瘢痕增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疗效。如何促进术后创面的上皮化对于乳突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及手术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换药时间,避免感染,临床上采用次期乳突腔植皮和乳突腔换药等方法,然而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湿润烧伤膏是一种运用于各种烧、烫、灼伤的中成外用软膏。研究显示,湿润烧伤膏可促进创面愈合,防止感染,减少渗出,减少瘢痕形成,然而其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疗效如何,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将湿润烧伤膏和传统使用的磺胺粉进行比较,评估湿润烧伤膏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中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患者35例,湿润烧伤膏治疗组19例,磺胺粉对照组16例,一般资料见表1。湿润烧伤膏治疗组中男11例,女8例;左耳9例,右耳10例;平均年龄33.7±14.2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7±2.96年,单纯乳突根治术6例,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13例。磺胺粉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7例;左耳7例,右耳9例;平均年龄31.6±15.3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1±3.07年;手术类型:单纯乳突根治术5例,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11例。

表1.患者一般状况表

1.2方法:所有手术均于全麻下进行。35患者均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其中11例行单纯乳突根治,24例行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乳突术腔采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填塞,碘仿纱条压迫,耳甲腔扩大成形。术后10天抽除术腔纱条,进行术腔换药。

治疗组:术后10日抽出乳突腔填塞纱条,取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乳突腔创面,再取自备的蘸有湿润烧伤膏的明胶海绵填塞乳突腔,之后用自制的混有湿润烧伤膏的明胶海绵进行换药,每三天换一次药,直至创面愈合。

对照组:术后10日抽出乳突腔填塞纱条,用混有磺胺粉的明胶海绵进行术腔换药,每三天换一次药,直至创面愈合。

1.3观察项目用药期间每2-3天观察一次患者乳突术腔创面的愈合情况,直至完全上皮化,观察两组患者术腔的分泌物多少、肉芽生长及上皮愈合情况,记录术腔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全身、局部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等。术后半年进行复查,观察其远期疗效。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录入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表示为频数(%),比较方法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换药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详见表2。

研究结果显示,在止疼效果方面,湿润烧伤膏治疗组要明显优于磺胺粉对照组。在创面愈合情况上,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4±2.1天,而磺胺粉对照组为26.5±3.4天,湿润烧伤膏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9)。感染率湿润烧伤膏治疗组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P=0.012)。而瘢痕增生率湿润烧伤膏组为5.3%,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5%(P=0.001)。而两组远期治疗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表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表示P<0.05

3讨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多发疾病,可以引起较为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乳突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主要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手术中需要彻底清除乳突病变、开放全部乳突气房并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使鼓窦、乳突腔、鼓室外耳道成为一体,导致术腔存在较多裸露骨壁,因此,手术后术腔上皮化是关系预后的重点、难点。传统加速上皮化的方法有次期乳突腔植皮和乳突腔换药等。但次期植皮需再次手术,既增加了病人的手术痛苦又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在供皮区留下瘢痕,为许多病人所不能接受。而传统的磺胺粉术腔换药疗程较长,换药次数多,也给病人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遇到对磺胺过敏的患者,则更为棘手。为缩短术后换药时间,避免感染,同时加速术腔上皮化,使患者早日痊愈,选用一种经济适用又切实有效的药物迫在眉睫。

湿润烧伤膏是一种中成药,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有黄芩、黄连、黄柏、地龙、罂粟壳等。作为“三黄”的黄芩、黄连、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抗菌增强免疫等作用,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及抑制作用[1]。黄连、黄柏还有抑制血小板释放及抗凝等作用,将其外用可促进皮下溢血吸收[2]。黄芩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细菌繁殖,并且能收敛、抑制渗出。地龙具有抗炎消肿,增强免疫力、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3]。此外湿润烧伤膏可减轻外界对局部神经的刺激、降低创伤反应、解除血管痉挛,从而缓解疼痛[4]。由于湿润烧伤膏呈油性,可在切口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细菌入侵,其中药成分又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因此湿润烧伤膏能避免细菌侵袭而引发的感染[5,6]。湿润烧伤膏还可使创面坏死组织无损伤地液化排出,并复活创伤瘀滞组织,诱发原位干细胞定向分化[6,7]。此外其还可促进残余组织及周边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分化,使其创面有较多毛细血管形成,为新生上皮提供足够的养料。基于以上理论,将湿润烧伤膏应用于乳突根治术术后换药,可以促进创面上皮化。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磺胺类药物换药相比,用混有烧伤膏的明胶海绵换药可以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加速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减少瘢痕形成。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对磺胺类过敏的患者。研究显示,瘢痕是人体损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和最终结果,也是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创面的愈合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瘢痕的形成将阻碍创面的上皮化,从而影响预后[8]。一般认为,瘢痕与机体炎症反应,异常的胶原合成以及肌原纤维细胞的增生密切相关[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湿润烧伤膏可以减少创面的瘢痕形成,加速创面的上皮化。

综上所述,湿润烧伤膏作为外用药,用于开放性乳突根治术术后换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适应症广、换药简单、疼痛轻微、伤口愈合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波,易华,吴国泰等.三黄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03):62-63.

[2]全绍武.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6:185-186.

[3]周二付.地龙的现代药理及常见临床配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38-239.

[4]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1-45.

[5]王成传,李庆海,朱国卿,等.烧伤湿润烧暴露治疗创面的细菌生态学调查[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8,20(2):91.

[6]张增,王筱荣,张秀芳,等.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鼓膜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05,17(2):118-120.

[7]徐荣祥.人体应用的器官再生技术公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3,25(4):246.

[8]黎鳌,杨果凡,郭恩素.手术学全集:整形与烧伤外科卷[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48-349.

[9]李传吉,等.美宝疤痕平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2,(3):159-160.

作者简介:

贺红斌,女,(1960-),大学本科,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疾病的防治,单位: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

潘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