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体会

司保红

司保红

(青海省海东市人民医院骨科810600)

【摘要】通过对50例需要卧床的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科学地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加强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翻身与按摩以及应用局部外用药物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从根本上避免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346-01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多,老年人骨质疏发生意外摔倒的机会大大增加,老年人的运动及神经活力低,感觉功能衰弱,皮肤老化,新陈代谢率低,这些因素使得老年卧床病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的原因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的环境。其中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使皮肤血流停顿,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由于淋巴滞留蓄积厌氧代谢废物易使组织变性导致组织缺血坏死[1]。我科自2009年4月起对36例76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2-97岁,其中腰椎骨折12例,骨盆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20例,胸椎骨折两处以上骨折5例。所有病人均卧床,平均卧床42天。入院时皮肤完好,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压疮。

2.评估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2.1三种力学因素压疮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而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正常毛细血管内压是2-4kPa,当外部施加的压强超过4kPa时,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当受压时间持续超过2-3h时,就可形成压疮。

2.2自身因素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患者的体重与压疮的受压程度成正比[2]。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者体重超重,入院卧床24小时,患者骶尾部皮肤即发红。而当患者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也容易发生压疮。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因素也使老年骨折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增加。

2.3皮肤潮湿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由于有过多的细菌及毒素,这种浸润诱发感染使局部皮肤的情况更趋于恶化[3]。

骨科患者常因疼痛致汗液分泌较多,也引起潮湿刺激。

2.4血液循环障碍及营养不良长期卧床致各脏器功能包括心脏功能减退,末梢循环差,皮肤受压后易发生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

2.5心理因素患者多数是突然创伤入院,心理承受力差及疼痛,保持一种疼痛相对较轻的睡姿,不愿配合翻身,这也是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

2.6使用石膏绷带、夹板不当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也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1重视管理护士应充分认识压疮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是预防压疮的基础。以预防为主,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评估,重点预防压疮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因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者,作为难免压疮的基本条件[4]。

3.2压疮的预防主要在于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避免局部受压是关键,对能自行翻身的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对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将患者倾斜30使患者避开自身骨突起部位的压力,患者平卧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5]。但避免头部抬起超过30°,以免尾部、足跟部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剪切力,在搬动时注意避免拖、拉、扯、拽患者。

3.3在床头建立翻身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体位等,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对可能发生压疮患者,建立预防压疮翻身卡,并严格交接班,查看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重点患者重点预防,皮肤发红者积极采取措施,间歇去除局部受压是预防压疮的首要措施。

3.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洁患者皮肤,水温要适宜,勿过分摩擦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便后要及时清洗会阴部和肛周皮肤;如伤口有渗出液和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和揩干,保持皮肤干爽。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

3.5加强营养营养不良也是褥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6],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皮肤抗压、抗摩擦能力均下降。根据病情给患者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改善全身营养,可降低褥疮发生率,一旦发生,也可促进愈合。

3.6心理支持老年骨折患者多是在正常生活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以及各方面都没有准备,精神上极为痛苦,容易丧失治疗信心,因此做好情志调护十分重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耐心的解释工作,多与患者沟通,增强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预防的方法以及压疮的风险,理解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使之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达到预防或降低压疮的发生的目的。

4.结果

需要卧床的50例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经过科学的使用预防压疮的用具,加强健康教育,饮食调护,翻身和按摩,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均未发生压疮。从而说明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需要卧床的老年骨折患者虽然存在上述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仍可避免压疮的发生。

5.讨论

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内一般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出除不许翻身等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压疮入院者不准扩大。国外认为部分压疮是可以预防的,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能发生压疮[7]

6.体会

需要卧床的老年骨折患者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患者主动配合医务人员是手段。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护理工作,才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华英.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研究进展[J].护士进展杂志2005,20(9):803—809

[2]胡晶.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13.

[3]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21,125-126.

[4]金红梅,崔玉顺,吴美福.褥疮评估单的设计与使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24-325.

[5]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6]刘光维.压疮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0B):2082-2084.

[7]刘慧风,鞠蓓蓓,王红萍.湿性愈合理论在临床压疮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A):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