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康复指导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效果观察

卢念培钟霞韦振云

卢念培钟霞韦振云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指导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效果。方法:70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康复模式进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再梗死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为6571%(23/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指导能够显著减少老年AMI患者的心绞痛和再梗死,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指导;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78-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达30%,尤其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重,合并症多,恢复期长,极易再发心梗或诱发心绞痛而猝死[1]。因此,如何使老年AMI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老年AMI患者恢复期实施康复指导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MI患者70例,年龄≥65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2],并经心肌酶学和心电图检查确诊,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意识清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传统的康复模式进行指导,主要形式为口头讲解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内容,并发放文字性的说明材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特点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指导,患者现身说法、一对一指导及出院随访等多种形式,内容如下。

121心理指导: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倾听患者主诉,情绪,表达同理心,增强患者信任感;向患者讲解AMI的相关知识,纠正错误认识,并请康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配合,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家人的关爱,亲情的温暖。

122活动指导: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运动的耐受性等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共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步行、气功等活动,并制定个体化活动方案,详细予以解释使患者完全掌握,科学安排活动时间,从小量运动开始酌情增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而增强抵抗力。

123用药指导:AMI用药复杂,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根据各类药物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准确、足量服用。老年人脏器代谢调节能力差,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特别是静滴硝酸甘油时,以免过快增加心脏负荷,诱发急性左心衰竭[3]。

13效果评价:记录再梗死、心绞痛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6个月期间医嘱(用药、活动、饮食等)依从性,以完全遵照医嘱为完全依从,以基本遵照医嘱,以经常不遵照医嘱为不依从;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QOL)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6],包括自理能力、躯体症状、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四个部分,按l~4级评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绞痛和再梗死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和再梗死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研究表明[4],心肌梗死瘢痕形成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在恢复期瘢痕形成之前,患者病情仍会恶化。AMI的诱发因素与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患者对恢复期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过量饮食、擅自停药或不配合训练,均可致病情加重。由此可见,康复指导能够显著减少老年AMI患者的心绞痛和再梗死,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秀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31-3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3-713

[3]陈裕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恢复期猝死原因与健康指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6):755-756

[4]钟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