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疟原虫检查时不容忽视血涂片人工镜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做疟原虫检查时不容忽视血涂片人工镜检

梁小利王国有

梁小利王国有(河南煤化集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45415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190-02

【摘要】目的研究当患者发热,怀疑疟疾时,除认真做好疟原虫检查外,同时,对患者血涂片做瑞氏染色人工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持续发热或间断发热不退的患者,在认真做血常规、疟原虫检测的同时,对患者血涂片做瑞氏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并计数和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所研究对象中,疟原虫检出率甚低,甚至于消除疟疾。而瑞氏染色血涂片镜检,多数患者可见异常病理细胞,如: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等。结论对于发热患者怀疑疟疾时,除认真做好疟原虫检查外,血涂片人工镜检以便发现病理变化,查明发热其它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疟原虫检查发热人工镜检异常细胞

近两年来,我院积极响应上级卫生部门的号召,决定在一定时间内消除疟疾,积极开展疟原虫检测工作。本人在做疟原虫检测的同时,让怀疑疟疾的病人同时做血常规及血涂片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由于疟疾引起发热的患者极少甚至为零。而瑞氏血涂片染色镜检中发现多数患者检出病理异常细胞,从而找出发热的原因。现笔者对工作进行统计整理,与同道共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份至2012年7月份,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因发热怀疑疟疾前来检验科要求做疟原虫检查的患者。年龄:1-70岁,共计14480人。

1.2仪器及试剂

疟原虫原装染液,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真空采血针及EDTA-K2血液抗凝管,Olympus光学显微镜、瑞氏染液等。

1.3方法

取患者静脉血2ml,EDTA-K2抗凝,由资深的专业检验人员做血常规测定,并同时严格按照疟原虫镜检操作规程做疟原虫检查,同时做血涂片,严格按照瑞氏染色程序进行,并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对100个白细胞分类,以查找涂片中的异常细胞。并全面观察血涂片,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并观察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及分布。

2结果

从人工镜检瑞氏染色血涂片结果(表一)可以看出,在进行的14480例检测中,530例血细胞形态及比例均正常;5340例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发生异常;895例中性粒细胞核型发生变化,包括核左移、核右移、核破裂等现象;2371例中性粒细胞有核内部结构改变;异型淋巴细胞占3880例,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小于5%者3700例,多为小儿,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者180例;662例均可见到不同类型的幼稚细胞;14例见到浆细胞;2例见到异常组织细胞;2例在红细胞中见到可疑为疟原虫(有待上级部门认定);865例中观察到红细胞形态异常;237例血小板的分布与机检不符。最后,依据上述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上述患者分别确诊为: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组等一系列疾病,找到病因,对症治疗,达到了较好的疗效。

表一患者标本血涂片人工镜检结果

3讨论

3.1疟疾时,患者的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但是疟疾不是唯一引起患者发热的原因,为了查找病因,通常临床首选作血常规检测,但往往容易漏检其他病因。笔者认为,同时进行血涂片镜检,弥补了单单做血常规或疟疾检查的不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依据。

3.2日常工作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进步,各大医院使用全自动血球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是主要工作方式,但是血球仪虽能较快较准确地检测出各种血球的数量,但对血细胞的形态往往不能做出正确判断[1-2]。时常发生白血病的漏诊和误诊,有时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实验室检查方面主要由于忽视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术的薄弱[3-4]。笔者认为,做疟原虫检查的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临床,检验者应高度重视血涂片检查,以防漏诊。

3.3从笔者所进行的统计可以看出,血涂片光学显微镜能对除疟疾以外的病因查找,能更有利更全面地为临床提供信息,尤其是血常规检测结果表现不出来的病例,血涂片人工镜检往往能较准确客观地表现出来,对临床提供有利的证据,如白血病等。所以,当怀疑疟疾时,若检查到疟原虫,则直接对患者进行确诊,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人工镜检是不容忽视的,避免临床的误诊和漏诊,更好地服务开临床。

参考文献

[1]李顺义.应重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2-23.

[2]李伟皓.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59-60.

[3]丛玉隆,秦小玲.既要发展现代化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29-130.

[4]李伟皓,李顺义.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