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心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苦旅心路

杜中华

杜中华

大庆铁人中学黑龙江大庆163002

摘要:终于读完了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心情很平静,却又甚是沉重。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数次为那恢弘大气而又精细入微的语言所折服,但更令我唏嘘称叹且数次激动泪下的是作者用个性又诗化的语言而直达的“文化终极关怀”境界。想写的有很多,却又感觉杂乱无绪,就让我试着整理。

关键词:心路;文化;旅行

(一)

又谈到了“文化”二字。载着人类自诞生初始就开始出现的重量,穿越漫漫岁月的飞天黄沙,它来寻找我们,却还是被我们丢在风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文化,又是越来越少的人谈论文化。越来越多的人,浸淫在用手指滑动的“文化盛宴”里,那一段段140字以内的“文化”,那一篇篇连篇累牍的网络小说,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置身于“文化”的云端,殊不知正是这份浅薄和轻浮,让真正的“文化”失去了重量。越来越少的人谈论“文化”,大家只是不停地忙碌辛苦,却少有人停下来回首、咀嚼、沉淀、充实,但是中国人一直在工作工作,为什么不停一停?没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精神文化缺失惯性”,让真正的“文化”的普及率越来越低,文化的背影,正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渐渐远去。

呜呼!试问若没有文化的血液贯通全身,中华民族何以自立于世界之林?凭借堆积如山的钞票吗?

(二)

这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前两者是在实地考察后进一步地了解中华文化,而后者则是通过几位文化巨匠的小传和自己的经历带我们走进文化的终极殿堂——人性。

《牌坊》一文作为开篇,让我开始迷恋这本书。这里,我看到文化不绝如缕的传承和新一轮的萌发。即使,这声音,仅由大山深处的几个女教师发出,但她们身上,有整个民族的回响。

《寺庙》,这是从深层奥义的角度寻找佛学与人学的本质联系——也许我理解得浅薄,但我想,应该是对“人”的关怀吧。一个高僧曾这样写道:“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成,离开生命没有情感的完成。”

《我的山河》曾经深遭我的厌弃,它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曾让我一度想要弃书。但回想起来,它主要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这是对“我们的山河”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无可非议。

写清朝的两篇让我落泪最多。《山庄背影》通过承德避暑山庄折射出清朝兴衰,作者着意勾勒的几位清帝,形象也渐渐清晰。最后笔收为满清而投湖自尽的王国维,将朝代更迭升华到民族文化与时代相容与不容的高度。这篇文章里,我为一代帝王康熙深深折服。可我又在接下来的《宁古塔》中看到了风光背后的黑暗,在因同情、悲伤而数度模糊的眼光中,我又看到一个个骨瘦如柴、冤流边疆的中国文人在血泪中延续的文化血脉。

秋雨的文化苦旅,也让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废井冷眼》见证着渤海国的盛衰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杭州宣言》重现了一代古都在钱镠、白居易、苏轼等文化“脊梁”的努力下崛起的过程,《黄州突围》展现了一个诽谤包围、几近绝境的苏东坡在几近荒芜之地发出的文化绝响。

笔收《风雨天一阁》,我的苦旅心路,也就暂时停驻在那个风雨交晦的宁波一隅,和那座荡涤了数百年文化风雨的藏书楼——天一阁。

(三)

余先生的世界之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来之不易的、以世界视角审视中华文化的机会。

在尼泊尔樟木口岸的鱼尾山屋,作者写下了考察世界最古老文明后得出的结论——数千年历史的荡涤中,中华文明是那个唯一的、没有彻底消逝的文明。在那些曾经产生最初的人类的地方,现在却弥漫着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硝烟,充斥着毁灭文明的气息,而“年轻”的古老民族中华,却依旧屹立。个中缘由,最重要的还是由文明体量所支撑起来的地域气度。在这气度之下,是容纳、是吸收、是改变。但今天,也是舍弃,我们需要大胆舍弃那些狭窄的、封闭的、阴滞的文化心态,让未来的中华民族,不仅富足地存在,更是“诗意地栖居”。

《远方的海》给我的印象,与前一阵子让我深受感动的高晓松的母亲说过的话惊人吻合:“这个世界上,不仅有你看到的现在,还有诗与远方。”是啊,我想做个行者,“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带着那份既豪壮又儒雅的书生侠气,追寻前人的脚步,开拓一片天地,一种以更高视角才能看到的文化风景。

(四)

概括起来,我在“人生之旅”部分只看到了三个字——真、善、美。

真,是巴金不怕“棍子”,敢于说真话的“温和之勇”;是黄佐临“他们骂了,骂些什么?让他们骂去!”的充满智慧的遗言。人性最美即在真,在这个充斥着虚伪假面的时代,人们何时才能遵从心灵的呼唤,畅然一“真”呢?

善,是谢晋对艺术表达意境的追求,是余母在文革绝境以退为进的坚守。人的高贵,在于人的品格;而一种文化的高贵,在于这种文化背后的人性的光辉。一个人不能改变世界,更不能改变历史,但他可以改变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无时无刻不在间接地影响着世界和历史。

美,是作者着力描绘的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在倍遭困苦的环境中愈发树立,在倍受打击的境地里更加光辉。这就是普京办公室悬着的那句话:“即使身陷深潭,也要仰望天空。”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思考,思考中蕴含着一种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这种关怀无论何时都该继续下去——当一种文化不再回首过去、亦不畅想未来的时候,这种文化,其实已经死亡。

人生很短,要为“真、善、美”而活;人生很长,要为“追寻”二字而活。

(五)

一开始真的对余秋雨无太多好感。不喜欢他在小序中拿《文化苦旅》的畅销程度自我标榜,不喜欢他在文章中高屋建瓴评论历史和伟人的语气,不喜欢他一次次在文章中说他所陷入的那些流言和非议。我觉得,这些内容,带有一种玷污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人性弱点——骄傲、虚伪、肤浅。

后来慢慢发现,这所谓的“弱点”,包含的仅仅是两个字——“自信”。一是文化自信。他坚信中华文化会在他的拷问下逐渐回归文化该如是的本质,他相信他力透纸背的“祭笔”书写将迎来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又一个蓝天。二是人性自信。他坚信自己在那些诬陷中会有更加清澈纯粹的人格,他相信越来越多的“真人”会被唤醒。

而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做一个“行者”,我奋斗不止,行在路上!

作者简介:杜中华(1998-3),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