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调剂中的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常见中药调剂中的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韩月娇

韩月娇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215101)

【摘要】目的:根据分析常见中药调剂时差错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通过调查中药调剂室处方和参考常见差错案例资料,对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常见中药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是调剂人员在药物配制中的失误,所以加强医院中药调剂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是减少中药调剂出错的关键。结论:中药调剂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应该针对中药调剂差错提出对应措施。降低调剂中差错发生频率。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分析;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94-01

中药调剂工作对调剂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其中,中药处方是医师针对患者病症拟定药物治疗方案,是患者的治疗凭证,也是医师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常见中药调剂差错原因包括处方原因和人员配剂原因及药物混装原因[1]。减少中药调剂中差错既可保障中药治疗效果,同时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中药调剂中常见差错类型和形成原因

1.1处方原因导致的差错

中药处方是中药调配的重要依据,因少数医师在开药方时的失误,导致中药调剂出现差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开药方时,医师主要在药物剂量和药物炮制方法及处方脚注出现差错[2]。例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都是由干姜、炙甘草、附子3味药组成,但对药材的剂量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同,如果将其剂量混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处方未注明药物炮制方式,不同的药材炮制方式也不同,药效自然也不同;漏写处方脚注,处方脚注是提醒患者服用方式和禁忌,如医师错写或漏写处方脚注,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2)对医师处方理解出错,由于中医处方中药材别名、容易使调剂人员混淆和出现差错。例如:处方中“赤参”是指“付丹参”调剂人员容易混淆成“红参”;处方中“尖贝”是指“付川贝母”调剂人员容易与“浙贝母”混淆;如应配剂人员的理解出错,导致处方药物混淆,有可能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1.2配剂人员对药方配剂差错

一剂中药是由多种中药材根据不同分量进行配剂而成,每味药材用量都是有严格的标准。部分配剂人员在配药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在药物的用量上不够细心,甚至“以手代戥”进行配置,因中药用量不精确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如:常用量艾叶能散瘀止痛的疗效,但艾叶用量过多会导致患者大脑皮层产生痉挛,甚至造成患者肝细胞代谢障碍。

1.3药物混装造成差错

有些中医药材需要先煎、后下、另包、另煎等的特殊处理,才能发挥正常的药效[3]。例如:龟板、石决明需先煎其他药材后入药,芒硝和木香通常后入药;犀角和羚羊角需要分开煎,车前子和蒲黄应当用布包裹后煎;少数调剂人员未对特殊药材进行分开包装,混装直接影响药物本身药效,甚至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2.对常见中药配剂差错的具体措施

2.1提高配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提高配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减少中药配剂差错发生的根本,应对调剂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各种中药的品名、别名、用量、功效和禁忌等的信息[4]。同时也应加强调剂人员对《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减少中药配剂中的差错。

2.2规范处方的配剂流程

根据对中药配剂差错原因分析,中药配剂差错主要是调剂人员失误导致;因此,对中药配剂人员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是减少中药调剂差错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中药调剂中的审方、收费、抓药、核对、包装5个环节对调剂人员进行核查,从而规范调剂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手法,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5]。

2.3建立中药调剂差错分析制度

建立完善中药调剂部门的分析制度,让调剂人员有“制”可依,对差错案例进行分析,时刻提醒调剂人员在中药调剂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发生差错的调剂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处罚;让调剂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才能保证调剂工作高效有效的开展,从而减少中药配剂中的差错,确保药物本身的药效[6]。

3.结语

通过对中药调剂差错原因形成分析,并根据差错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以便减少中药调剂差错发生,从而确保患者的切身利益。俗话说“西药治标,中药要治本”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中药治病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7]。中药调剂工作是中医治病的关键环节,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准确有序的中药调剂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让患者病症及时得到治疗。所以规范中药处方调剂工作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调剂人员需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处方调剂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调剂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作好医务人员的本职工作,让其全身心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平,梁锦芬.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18-119.

[2]东泽.中药调剂过程中差错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

[3]周领.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志,2015,(6):1082-1082,1083.

[4]伏祥团.中药调剂过程中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2,(51):382-383.

[5]邱礼高.中药调剂差错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2(01):33.

[6]周枫,徐惠芳,邱红汉.对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9).67

[7]姜建伟,芦柏震.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新近出现问题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