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侯红丽周汴生

侯红丽周汴生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肺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儿行腹泻贴治疗,对照组患儿行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经济适用,且无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感染性腹泻;腹泻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5-020-01小儿腹泻症是一种由不同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临床病症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加[1]。脐部中药敷贴是小儿腹泻中医外治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疗效较佳,且无不良反应,大大降低了小儿服药及静脉给药治疗的难度,应用价值极高[2]。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肺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2007版科学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3],排除感染性腹泻患儿、重度脱水患儿及使用止泻药患儿等。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0例,年龄为0.4-5岁,平均年龄为(2.4±0.3)岁,对照组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年龄为0.5-5岁,平均年龄为(2.5±0.4)。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行小儿腹泻贴治疗,用腹泻贴敷贴神阙穴,每日用药一次(24小时更换一次),3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儿行蒙脱石散治疗,1岁以下患儿每日一袋,1-2岁患儿每日2袋,2岁以上患儿每日3袋。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及数量,并记录患儿疼痛、发热、舌脉及指纹等病症改善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72小时后大便数量及性状恢复正常,发热、疼痛病症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后大便形状及数量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后大便性状、数量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形式,行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行X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17/2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小儿腹泻症病症根本在于脾胃,伤食、外感及脾虚,病理变化均在于脾失运化、水液代谢失常,可见小儿腹泻症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小儿腹泻症中药敷贴治疗时主要对神阙穴进行敷贴,神阙穴是人体的任脉主穴,也是人体中最关键的要害穴位,该穴位位于中焦,与脾胃相连,中药作用于该穴位可以健脾、调理胃肠[5]。西医理论上认为脐部是人体表皮角质层最为薄弱之处,皮下脂肪组织较少,对该部位用药可以促进药物渗透与吸收;脐部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闭合最晚的地方,该部位含有大量的血管分布,还分布有大量的神经与淋巴结,用药后极易弥散全身,药效发挥十分迅速。小儿腹泻贴便敷贴于脐部,对于药效的充分发挥,病症的明显改善作用突出。本次研究针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病症采用腹泻贴脐部敷贴法,其中中药处方包括丁香、吴茱萸、五倍子、木香、黑胡椒、干姜等,研磨成细末后用植物油调匀并敷于神阙穴,具有理气、散寒、止痛、止泻等功效,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药效机制科学,并无药副作用,应用价值极高。

本文研究发现采用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总有效率达95.0%,有效性明显高于常规蒙脱石散治疗法,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6],提示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有文献报道,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不仅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易操作,无创伤,无不良反应,该治疗方法大大降低了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方法操作的难度,且治疗成本较低,经济又安全,可以于儿科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蒋红英,周凤,高艳华.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13):59-60.[2]孙利方,潘跟利,纪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100例[J].光明中医,2008,34(08):1108-1108.[3]苏聃.60例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4(04):30-30,32.[4]张志兰.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38(04):123-124.[5]董昇.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J].中医外治杂志,2010,36(03):59-60.[6]李敏.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8):38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