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视角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叙事医学视角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践

贾霞王继生孙伟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治愈躯体疾病,就医体验成为医患关系的新热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也逐渐成为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推的管理理念。而医务人员对患者关心、关怀、尊重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是改善就医体验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叙事医学概念引入国内后,我院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叙事医学;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改善就医体验

1叙事医学概述

叙事医学(NarrativeMedicine),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普通内科医师和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凯荣(RitaCharon)医师于2001年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提出的新名词,是指医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将患者置于主体地位,把患者的体验经历加入到诊疗的过程中[1],通过对病人的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从而提升医生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职业精神、亲和力(信任关系)和自我行为的反思[2]。叙事医学的核心是通过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建立起医患情感共同体。

2叙事医学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西方医学实践理论的交流日益密切,叙事医学的概念迅速进入国内,在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实践中引起反响。2003年,南京医科大学把医患沟通作为一门新学科加以探索,从政治经济、人性、伦理、法律、医学、心理、人际等方面进行综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并列入该校医学生必修课程[3]。同时,一些三级医院也纷纷在各级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带动下,探索将培养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作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医疗工作者高超的倾听技巧以及从患者潜台词中发现隐藏信息的能力,从而设身处地作出有利于患者的医疗决策。

3我院在叙事医学视角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实践

我院前身是一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经过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西南地区以脑系和老年医学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我院从精神医学起步,历来注重患者体验和感受,注重医学人文建设,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自叙事医学概念引入国内后,我院开始探索从培养医务人员叙事能力入手,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从而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融洽医患关系。

3.1注重新员工叙事能力培养。我们认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建立,不能仅仅只是依靠医务人员在医学院校期间接受的医学人文课程教育,更重要的是贯穿融入于临床工作实践之中。我院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纳入了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除了医院历史沿革、医院精神解析、医院文化建设等人文课程培训外,创新性增加了就医体验环节。每位新员工都以普通病人的身份,体验挂号、缴费、就诊、检验等多个诊疗环节,对医院的服务态度、医疗流程、环境设施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并结合自身的感受,写出就医体验及对医院的意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新员工不但亲身体验了患者就医的感受,培养锻炼了叙事能力,也通过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医院在诊疗环节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3.2着力医患沟通技能提升。在当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除了来自医疗体制和社会环境外,不良的医患沟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医患沟通,既有助于患者配合疾病治疗,也有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融洽医患关系。我院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作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都会分批分层举办针对医生、护士、行后人员的医患沟通培训会,并通过举办医患沟通技能竞赛,从培养倾听能力、改善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方面,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随着医患沟通效果的改善,我院因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投诉呈逐年递减趋势,而患者满意度则逐年上升。

3.3创新开展患者角色体验。叙事医学的核心是建立医患情感共同体。要让医务人员对患者产生共情,首先要培养医务人员的共情能力,通过让他们设身处地体验患者的处境,达到感受和理解患者情感的能力。我院率先在眼科试点,让医护人员轮流戴上眼罩,体验眼科术后患者在行走、用餐、如厕等生活场景中的感受,从而设身处地站在眼病患者的角度去改进诊疗和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医院先后开展了保护性约束患者、肢体固定复位患者等多个病种的患者角色体验活动,参与活动的医务人员都表示受益颇多,有助于他们理解包容患者,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沟通。

3.4拓展叙事能力培养平台。在常规开展病历书写点评、典型个案讨论等针对医务人员叙事能力培养的基础项目上,我院以职工业余兴趣组织“无花果文学社”为载体,每年通过举办医学人文书籍阅读心得展评、医患感人故事征集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力培养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不断提升医学人文精神。我院“无花果文学社”系绵阳市作家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目前已有注册社员84名,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名,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4名,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19名,编印社刊35期,社员在报纸杂志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700余件,公开出版文学作品集15部,已成为我院文化建设和医学人文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3.5开展优质服务明星评选。为加强医院人文建设,强化医务人员“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由医院服务办、工会办牵头开展了季度优质服务明星及优质服务先进集体、年度优质服务明星及优质服务先进集体评选,以及每三年一届的“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活动以个人自荐、同事举荐、科室推荐等方式提交相应申报材料,并通过办公OA系统、医院网站等平台进行事迹展评、投票,既宣传和深化了医院的优质服务内涵,也培养和锻炼了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在医务人员群体中掀起了创先争先的热潮,带动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

3.6发挥医院文化熏陶作用。医务人员叙事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我院注重“诚信、博爱、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传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通过举办“我的医院我的家”“众手绘蓝图”“建院60健康同行”等主题演讲赛,开展职工迎春书画美术摄影作品展、职工趣味运动会、道德讲堂、文明科室评选等主题活动,以及深入基层开展“心理健康列车”“共建健康社区”“对口支援帮扶”等党员、团员志愿服务活动,在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同时,高唱正气歌,弘扬主旋律,不断巩固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建设成果,提升职工医学人文素养。

4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我院的医学人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医院先后获得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人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因此,我们认为,将提升医务人员叙事能力作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切入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叶云婕,黄紫薇.叙事医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循证医学.2015,4,108-109.

[2]王一方.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兼谈叙事医学对于临床医学人文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3,34(17):14-18.

[3]王锦帆,季晓辉,王心如.构建“医患沟通学”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6,10,(2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