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放疗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脑瘤放疗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杨华清李凌云林梅榕

杨华清李凌云林梅榕

(福建省肿瘤医院十七区35001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脑瘤放疗病区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脑瘤放疗病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每个护理细节,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脑瘤放疗病区的护理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脑瘤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脑瘤;放疗;护理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230-02

颅内肿瘤(简称脑瘤)是发生在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转移瘤。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脑瘤的重要治疗手段[1]。脑瘤患者多数本身已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沟通能力下降以及病情较重等情况,再加上放疗后伤害到正常脑组织亦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本文总结了科室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108例脑瘤接受放疗患者住院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对应采取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影响脑瘤放疗病区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人员因素

1.1.1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或缺乏经验部分护理人员未及时对入院的脑瘤患者做出准确的入院评估;个别护士不够耐心未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部分护士未对患者进行分阶段的健康宣教;还有少数护士责任意识欠缺出现诸如查对不仔细,交接班不认真,巡视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1.2患者:部分年幼、高龄以及语言障碍理解能力差的患者,不配合治疗或无法准确表达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适;一些本地患者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擅自离开病房,导致治疗未能按时进行以及护理人员无法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1.1.3家属:多数家属缺乏安全防患意识,在陪伴患者时高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部分患者家属经常更换,导致护理人员要多次反复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1.2疾病因素

多数患者入院时伴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行走不稳,自理能力受限;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一些后遗症如视物模糊、言语障碍、理解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均影响到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放疗后多数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头痛、头晕加重伴发恶心、呕吐等,个别患者癫痫发作,更有甚者出现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等,都是影响脑瘤放疗病区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1.3环境因素

病区是患者生病期间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患者的床单位、床旁护栏、病房环境、病区走廊、卫生间及辅助设备等设施的完整与否与患者的安全息息相关。

1.4药物因素

绝大多数患者放疗过程使用脱水剂,此类药物是否合理使用以及副作用的观察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顺利进行;一部分患者在放疗时还同时口服替莫唑胺配合化疗,因此护理人员亦不可忽视这类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细节护理,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2.针对脑瘤放疗病区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患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利用每日交接班、查房、科室业务学习等时机,对护士进行安全管理重要性、安全管理内容及脑瘤患者安全知识等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并制定本科室脑疝、癫痫大发作抢救流程并定期考核。反复强调做好脑瘤患者入院评估的重要性。入院评估内容重点应放在患者神志、瞳孔、视力、语言沟通、理解能力、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及有无伴发症状如头痛、头晕等方面,护理人员应做到全面评估、把握重点,结合评估结果做好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患者放疗前、中、后应耐心做好相应阶段的健康宣教,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及时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主责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上报医生,及时给予处理,减轻患者痛苦;鼓励年轻护士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判断力,遇到问题认真思考并耐心解答,同时与下一班护士做好交接班,保证让每一个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2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对年幼、高龄以及语言障碍理解能力差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求要有一名家属在场同时进行。护士应给予关心、爱护、微笑,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放心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语言障碍理解能力差的患者护士还可以用写纸条、画图的一些方法进行交流,对患者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耐心地解释。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患者理解,同时告诉患者放疗期间也可能出现一些比较危险的副作用,要求患者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病房,以免发生不良事故。针对多数缺乏安全防患意识的家属,护士也应向家属反复强调必要的安全知识,取得家属的配合,如指导他们:为患者准备防滑的鞋,送患者至放射中心接受治疗的安全事项,不要让患者受刺激等。对于部分患者频繁更换陪伴家属的情况,应给予关注,重视每位家属反应的情况,及时给予解答,同时交代患者家属最好固定一到两个,无法做到者,指导做好家属间的交接班。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脑瘤患者入院时,要求主责护士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对入院时伴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行走不稳,自理能力受限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如:观察头痛、头晕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观察疼痛的性质等;做好高危标识;给予床栏;提供移动输液架、移动餐桌、拐杖、轮椅、平车等协助患者日常生活的设备;协助或指导患者做好肢体功能康复等。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术后出现视物模糊、言语障碍、理解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后遗症的部分患者,告知患者经过治疗一些后遗症是可以得到改善,鼓励患者勇敢地重新开口说话,对患者的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增强患者自信心,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严密观察患者放疗过程中的病情(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尽早缓解患者症状,解除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病区个别患者癫痫发作,更有甚者出现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等情况,我科采取以下措施:每个护士熟练掌握脑疝、癫痫大发作的抢救流程;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4加强病房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区环境

要求主责护士接待新入院患者时,做好病区环境介绍工作,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加强基础护理,加大晨晚间护理工作力度。保持病房安静,做到患者床单位整洁、舒适;保证每个肢体无力的患者能够安全地使用床旁护栏;病区走廊干燥、洁净,通畅无障碍物;卫生间干净无异味,室内有扶手,雨天备有防滑地垫。另外病区还为患者准备了移动输液架、移动餐桌等辅助设备等设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加强病区安全管理工作,应全力消除一切妨碍患者安全的环境因素,避免意外事故,防止纠纷发生。

2.5确保脑瘤患者的用药安全

收集常用药物的使用说明书,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注意用药安全相关知识。患者经常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为高渗液体对浅静脉伤害较大,要求快速输入且多数患者每日输注次数在2~3次甚至更多次数,有关报道显示多次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3]。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工作,建议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这样可以避免因药物刺激血管或频繁输液反复穿刺致使血管损伤,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患者输注甘露醇时护士应加强巡视以确保该药按时、按量、快速输注,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对部分服用替莫唑胺配合化疗的患者,护士应注意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因此药价格昂贵、需每日连续用药、服用时间为空腹还应冷藏保存等,因此护士应做好药物的交接班,确保患者每日正确有效地服用,防止因服药不连续、错误服药等差错引起患者不满。

3.小结

脑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多已接受手术或化疗的创伤,多数本身已存在日常生活受限或者病情较重,再加上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甚至急危重并发症,导致脑瘤放疗病区存在很多的护理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只有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把握每个护理细节,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对策,才能消除不安全隐患,为脑瘤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秀云,高翠琴.加强循证护理研究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2):24.

[2]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

[3]艾山江,肖东,刘曙光.甘露醇治疗四肢创伤肿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