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邱爽

吉林通化县第七中学邱爽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爱英语,我爱教学生英语。英语被称为新世纪的通行证之一,重视英语的程度越来越浓。我们都知道,英语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语言教育不是单一的,它是交际、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递。而对英语,我越是接近她、理解她,传授知识的同时,我的心灵越是被她的历史及异国文化所吸引,从而能从另一角度了解世界。在做英语教师的日子里,“让学生感受英语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笔者英语教学的一条主线。

英语成为多数学生的“绊脚石”

每接手一个班时,都会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是否对英语感兴趣。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它的美丽。在他们眼里,英语的含义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最难的科目。曾经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心中的英语,他们给了我类似这样的回答:英语是最拖沓的一门学科,没有解出一道数学题时所带来的快感;英语学习纯粹是应付高考,无实际性与交际性;英语学习无非是背单词、背短语、背句子,无聊透了。听了学生的这些话,开始不觉得怎样,但仔细想想,感到阵阵心酸。在学生的心目中,英语只是一门不得不学的科目,它一无是处,这令我们英语教师感到深深的悲哀。07年高考中,我所教的学生××总分560左右,英语成绩91分,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在每一届任教班级中,偏科的往往是英语,尤其是好学生。社会、家长也注意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走进英语补习班的学生是最多的。眼前的一幕幕不得不令我反思英语教学,特别是开始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爱英语,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却爱不起来呢?这决不是英语本身的错,那么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谁是问题的“责任方”呢?

从学生这里,我感觉到英语教育常常走入这样的误区:教师不停地给学生讲英语,不停地让学生背单词,不停地带学生们做练习,学生听了大量的讲解,做了大量的习题和训练后,却越来越不喜欢英语了。

建一个激发学生活力、情趣与智慧的“场”

所谓的“场”就是指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课堂具有丰富性、关联性、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是理想的课堂。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战场对于士兵、车间对于工人。有人说: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课堂中亲历生活,体验着种种的酸甜苦徕、喜怒哀乐。在课堂上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需要一个孕育热量的“场”。这个“场”的核心是用一种力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搭建这个“场”,在“场”中能动地、艺术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同时,找到继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最终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要想建好这个“场”,首先给学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空间,才可能有想象力,发挥智慧,展示活力与情趣,才会有创造。老师常常忽略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其思考,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是习惯课堂上无人发问,甚至以追求学生在课堂上全部听懂为目标,使学生逐渐失去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每讲5分钟,请您停下来,看看学生的脸,看看学生的眼。其次,让学生学会当“导游”。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是“导游型”教师,总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忽视询问学生自己想做什么,想看什么。教育家布鲁纳·罗杰斯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形成现成的知识。”因此,教师不能总当“导游”,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导游”怎么当,从而自己能尽早成为“导游”。学生成为“导游”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智慧的过程,从而激发活力与情趣。

三、“让学生自己来”的奇效

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创造出意想不道的效果。我把下节课要讲的知识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前讲解,但事先把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负责,课后集体备课,选择主讲人,但每次不能重复。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去体验居高临下的感觉。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热情高,并能使用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与学生交流,如:Whocananswerthequestion?Pleasetranslatethesentence.Pleaseputupyourhands.Anyquestions?”等等。学生语言知识讲解到位,有的根本不用老师再补充,重点把握得非常好,这说明课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已做好充分准备,让我感到吃惊的是,班级中英语较差的学生也能站到讲台前侃侃而谈,像模像样,引来阵阵掌声。从此我意识到,教师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权威,我们面对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选择的权利,要鼓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适当通过自身来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从中我看到学生的学习热度比以往更浓,课堂上师生情绪比以往更饱满,我看到了“让学生自己做”的奇效。

面对个性,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当今,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们在解释厌学原因时,往往是“成绩不好”、“学习很累”、“从来没有考好过”等等。某一学科的失败,会摧毁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在心理上也被打到了。我们教师也会从自己的教学中感受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学习的冷漠态度。传统的教育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淘汰了太多的差生,以造就极少数的优等生。我们多数教师只把教育的眼光盯在少数优生身上,这违背了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生字写得漂亮,××生单词背得好,××生作业做得好,××生课堂表现好等各个方面都值得表扬。从古至今,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这对学习上的后进生尤为重要。对于一个无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的学生必定厌学,哪能感受到学习的“美”。因此,除了严格规范行为外,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美丽。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不懈,要有开放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要把培养学生成长的目标放得远一点,不要过度吝惜那一道一卷的得失,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主与惊喜,使学生逐渐感受到英语的美、学习的美;将来走出校门,离开教师这个“拐杖”以后,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寻宝探奇,那时我们就能感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