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全视距分析

项朝阳

台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词】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行车视距、视距三角形

近十年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面临转型,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剧增,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随着城市大片住宅小区的不断涌现,小区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人车分流已成为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小汽车的停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地面小区内路边停放走向了地下车库的集中停车,提高了地面的绿化率,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随着小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行车安全问题也就突显而出,笔者就平时施工图审查时碰到的汽车库的安全视距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1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及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不足。(地下车库内通道与坡道交叉处驾驶员视线不够通透,存在安全隐患)。

1.2实例分析:10米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均有遮挡物,影响驾驶员视线。

2、规范解读:

2.1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7.3条规定:基地内部的道路交叉口、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必须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1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

2.2.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2.6条规定:基地内停车库机动车出入口之间净距应大于15米;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其净距应大于10米。出入口之间应确保视线通透,并满足机动车停车视距要求。

2.3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2.7条规定:基地内地下车库坡道与基地内部道路相交处,不得采用车辆转弯半径不足的U型掉头交通组织方式,并应保证视线通透,满足有关安全视距三角形的要求。

2.4《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第3.1.6条规定:车库基地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具有通视条件。附图:

2.5.《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4.9条:多层坡道式停车库,设置上层本层下层直通连续坡道时,应在本层通道连续处设置直通坡道平坡段,平坡段长度不应小于20米。坡道连续下坡长度超过80米,应设置平坡段。附图:

2.6坡道式出入口:《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第2.0.16条术语解析:机动车库中通过坡道进行室内外车辆交通联系的部位。

3、规范分析:

3.1根据省内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基地内部道路和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是行车视距不足的高发处,由于安全视距不足,导致车辆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制定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第4.7.3条规定。

3.2基地出入口必须保证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车辆出入口设置明显的减速或停车等交通安全标识,提醒驾驶员出入口的存在,以保证行车辆出入时的安全。机动车经基地出入口汇入城市道路时,驾驶员必须保证良好的视线条件,通视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第11.2.9条,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的范围,应控制在距离出入口边线以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设计应保证驾驶员在视点位置可以看到全部通视区范围内的车辆、行人情况。

3.3车库上下层直通坡道,在与本层通道交叉处,往往视距不足,坡度较大,因此应增加平坡段,并对平坡段长度进行规定,保证行驶安全。

4、较好的实例

4.1永宁公馆三期地下室坡道口平面附图:

5、结束语

汽车库内通道交叉处,建筑内置式地下车库坡道口交叉处,在平面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保证驾驶员视线通透及视距三角形(10米)要求。

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

[1]国家建筑工程行业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2]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浙江地方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