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效果观察陈培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效果观察陈培培

陈培培

阜南县人民医院骨科236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骨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满意度(97.54±2.68)上明显高于常规组(82.22±2.7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4.44%)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肱骨踝上骨折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并且大大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较,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肱骨髁上骨折;满意度;并发症

引言:

肱骨踝上骨折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比较常见,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护理和治疗很容易造成幼儿肘内翻或缺血性肌痉挛,尽管当前我们在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方面的医疗水平在逐渐上升,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护理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有效性发挥,降低肱骨踝上骨折幼儿发生肘内翻或缺血性肌痉挛的几率。为提升我院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康复率,本研究特选择我院小儿骨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小儿骨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本研究选择的患儿均符合肱骨踝上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9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包括常规组(n=45)和研究组(n=45),常规组包含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2例,平均年龄为(7.4±1.6)岁,骨折分型:38例伸直型和4例渠曲型;观察组中包含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3例,平均年龄为(7.5±1.8)岁,骨折分型:30例伸直型和10例渠曲型。本研究中涉及的患儿在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1)观察护理:了解患儿受伤情况,对患儿的大致损伤进行初步判断,密切监测患儿生命特征,观察患肢末段的知觉、血液循环情况,将肘关节的弯曲度保持在20°受到30°之间[1],手部位置要高于肘关节和心脏水平位置,指导患儿练习握拳屈伸手指;(2)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纪过小,容易出现极度的恐惧和焦虑,最明显的就是患儿哭闹,因此为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在和患儿沟通过程中应该态度和蔼、语气温柔,获得患儿信赖。对于极度反感和不配合治疗的患儿我们要迂回策略,不断实施激励和赞扬。

1.2.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在为患儿实施全麻后,我们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面色和血压,避免患儿出现窒息和休克,护理人员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需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2)疼痛护理:婴幼儿的哭闹声是我们辨别其疼痛度的主要依据和信号,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利用音乐或者轻托患肢的动作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提升疼痛阀值[2];(3)观察护理:在术后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肢,注意患肢的血管痉挛或者肌肉供血不足的情况;(4)功能锻炼:术后患儿完全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儿进行握拳和伸手练习,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指导患儿前后左右摆动肩关节,这样持续一周左右可以增大肩部运动强度,依据患儿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大运动幅度,必要时采用骨伤治疗仪优化患儿骨骼愈合效果。就不同的骨折分型我们实施的治疗方案也要有所不同,伸直型骨折的锻炼重点就是恢复关节的屈曲活动度,屈曲型骨折则是要提升伸展活动度,如果锻炼过程中患儿出现疼痛症状而抵触锻炼,护理人员则要不断鼓励幼儿建立康复信心,提升幼儿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儿和家属实施调查。调问卷采取百分制计分。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数据分析工具,用卡方和t值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数据,P<0.0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

3讨论

婴幼儿在不合理运动、摔倒以及其它意外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合理要应用临床护理方法有利于优化治疗质量[4]。

本研究选择我院小儿骨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儿家属满意度和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满意度(97.54±2.68)上明显高于常规组(82.22±2.7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4.44%)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肱骨踝上骨折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并且大大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较,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妍莉.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53-155.

[2]肖寿梅.浅谈对行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法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132-134.

[3]吕秀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71-173.

[4]陈艳平.情志护理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路,2015,14(0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