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问题研究

桑晓蕾

中共莱州市委党校

“领导能力是指激励人们跟随领导的一系列行为的组合,是一种影响力,不是简单的服从。”我们可以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看到领导能力,它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的核心。在我看来,领导能力专业化是领导能力发挥激励作用,即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个人品格等润化着机关干部和当地群众,能够使每一个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大家热情地干事创业。“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今年也是狠抓落实年,没有哪个时刻比现在更加需要专业的领导力量、坚强的领导核心。然而,一个职务不能自动生成领导能力,一个领导干部也不会天生具备专业的领导能力,这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以莱州市的17个镇街领导干部为例谈谈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研、谈话,我市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缺乏知识。这是专业化水平狭义上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就是不愿意学习,组织集体学习人在心不在,过后要求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不是让别人代写就是网上找现成的,更谈不上主动读书看报深入学习了;镇街管辖的乡村、企业包括很多专业知识,诸如土地、民政、保险、水产、安全生产等,有些领导干部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对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懂,一遇到群众闹意见不配合工作就往上反应说工作不好做有难度,希望领导帮助解决,其实专业知识扎实点再稍微用点心,就会找到很好的操作方法;有的领导干部从一个镇街调到另一个镇街后,不根据新镇街的实际情况来寻找好的工作方法、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反而沿用之前的工作经验,导致短板更短、优势不优。

二是不够民主。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党委一把手上。在党委议事决策、日常工作中,一把手成了“一霸手”,集中多、民主少,往往都是“我说了算”。已经被处理的某乡镇党委书记的事例堪称典型,该同志可以说是“为所欲为”,不仅接受当地企业的贿赂,更离谱的是逼着手下的机关干部送礼,如年轻的机关干部符合条件要提拔,就必须要给该同志送礼;在原来岗位干得好好的老同志硬是要给人再加另外一个部门的工作,老同志三番五次找他说明情况说不能胜任,他就是不改变决定,最后没办法了,老同志给他送了礼,事情立马就解决了。在政府大门口设栏杆,让当地派出所民警站岗,真是做到了“政府的大门不是想进就能进去的”。弄得该乡镇的机关干部无心工作,整天不想干事,更不用谈机关团队的凝聚力了,该乡镇的多数工作考核排名均是倒数;当地群众人心涣散,怨声载道,满意度调查全市倒数。

三是脱离群众。虽然镇街是基层单位,领导是基层领导,可是“基层”却站在群众的“高层”。群众有问题来政府找相关领导解决,基本上都安排有专门的接待人员,连领导都见不着就打发走了;有的领导干部所谓的下乡调研就是直接去村委会,在那里通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直接就走了,哪有时间去挨家挨户地走访、哪有耐心去不厌其地的倾听。“问题还是那些问题,领导就不知道是哪些领导了”,这是群众的声音;大部分百姓都表示没有见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就连包村的片长都不是经常见到。我曾经亲眼目睹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群众指着在场领导的鼻子骂,这是何种的不满啊,我当时震惊了,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跟群众真是脱离了,“鱼水关系”成为“水火关系”了。

二、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1.知识化。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理应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引领我们前进。正所谓“不日进,则日退”,领导干部应该葆有只争朝夕、逆水行舟的意识,砥砺自己成为知识达人,在工作中才能遇到困难有办法、遇到问题有想法。首先,寻觅知识“求贤若渴”。知识是领导能力的活水源泉,要发自内心地学习知识,了解知识对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发现知识“如获至宝”。要把知识藏进自己的脑袋里,学深吃透、不留死角,真正地占为己有;再次,使用知识“各尽其能”。知识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知行合一”才会让知识恪尽职守、发挥价值。

2.民主化。实现民主集中制一方面一把手必须管好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控制好自己思想的总开关,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思想觉悟能力,尤其是每次开会决策议事的时候一把手不要第一个发言,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并认真思考分析再最后发表意见;另一方面需要上下合力。上级领导要做好预防工作,勤提醒、常敲打,采用多种手段考察党委一把手的工作,诸如不定时到现场考察、随机约谈干部了解情况等;班子成员应当切实行使好自己的职责,开好民主生活会,积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多一点辣味、火药味,敢于发声,敢于提出问题;机关团队干部,就是要把监督的文章做好。

3.为民化。“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本”“基”“源”。领导干部必须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要“把最好的留给老百姓”。一是可以采用领导下访制度,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拉近干群关系、深化“鱼水关系”;二是以人为本,领导干部不要只关心GDP,还要关心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就业、孩子上学、生病养老、环保问题等,让领导干部成为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三是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办好,大事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小事要拿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4.问题化。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个地方的发展都会存在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首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做到“雪前送炭”,眼光敏锐、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做聪明的曹操,而不是“见事迟”的袁绍,这样才会掌握工作节奏、举重若轻。然后,出了问题不要逃避,“哪壶不开烧哪壶”,立足于时代背景、当地实际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而科学地解决问题。